他們所擔驚受怕提心吊膽的事,現在變得順理成章。
荀彧收起懿旨,“我親自去一趟太尉府府,調兵完成後,當卸去官職,自交由朝廷論處。”
假傳聖旨的事需要他出來承擔責任。
荀攸張了張嘴,最後什麼也沒說,歎了口氣。
希望天子能早日還朝,荀彧一下犯了死罪,士大夫不會放過他。
而且監牢不好待,誰進去都要掉層皮……
荀彧幾人拿著懿旨,離開尚書台,一路尋到太尉府。
正如司馬懿所說,一切十分順利,楊彪恭恭敬敬的接下懿旨,半點遲疑都沒有。
他主動詢問荀彧,“尚書令認為,調多少兵馬入並合適?”
“兩萬即可,再從屯田軍中抽三萬人出來。”
“也好。”
楊彪點頭,他心裡當即有了規劃,丁原楊定徐榮那夥人,該去並州發光發熱了。
楊彪不是個拖遝的人,當即就召集府中客卿,開府議事,調兵遣將。
被他大印加蓋的調令,交由傳令兵,火速送離洛陽。
荀彧直到這一刻,緊繃的神經才輕鬆下來,接下來,就該他獨自麵對狂風驟雨了。
……
濟陰郡,治療瘟症之事,乾的如火如荼。
張仲景得到劉辯的重用,全權負責治病之事。
乾的有模有樣,甚至發明出一個類似口罩的東西給人戴上。
劉辯看到郭嘉將這玩意兒拿回來,還覺得挺新奇。
“這東西真有用嗎?”
劉辯翻來翻去的看,就是幾片破布編製的物品,雖然有了後世口罩的雛形,好不好用就很難說了。
郭嘉笑著解釋道:“依照張仲景所言,隻要能擋住病者飛濺的口液,就足以做到預防效果,之前常有郎中在救治過程中染病,但最近幾乎不再出現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劉辯恍然大悟,他把這事給忘了,不過就算記起來了,估計也很難造出這麼個雛形。
他不清楚,原來隻要簡單做一下處理,哪怕是這麼簡陋的口罩,都能有一定的效果。
果然專業的事還需要專業的人辦。
放下口罩後,劉辯關心起程昱的事。
“程卿最近在做什麼?”劉辯問道。
郭嘉沉吟過後回道:
“這幾日都見他在招募錦衣衛,發展到現在,應該有千人規模了。”
這麼快?劉辯小吃一驚。
自己剛讓對方放開手腳去乾,規模就迎來了幾何式增長。
看來自己有空,得對錦衣衛的製度做個詳細的規劃,把後世的那套搬上來。
光有其表可不行。
郭嘉又道:“陛下,臣還有一事要說。”
“講。”劉辯示意他繼續說。
“黑山軍等已經全部到達預定地點,曹操率部到達青州外,青州已經有數個太守呈來奏疏。”
大多都是歡迎朝廷,或者是請求出兵的。
劉辯的表情凝重不少,接下來該收複青州和徐州了。
這兩個地方一起處理了,北方就隻剩下一個亂七八糟的冀州。
拿下青州很簡單,黃巾該逃的逃了,該投降的都投降了。
各地郡守見到朝廷大兵壓境,馬不停蹄的表忠心。
曹操隻要率軍進去走一遭,掃掃土匪,朝廷再任命一些新官吏,青州不會再起亂子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至於徐州就更簡單了,在陶謙的治下,徐州是少數幾個正常運轉的州郡。
隻不過之前因為黃巾影響,在兗州和豫州一帶切斷了其和朝廷聯係。
所以對於徐州,連刀兵都不用動用,不過劉辯還是打算親自去一趟。
徐州富商不少,能爆爆金幣最好,現在他在兗州要養活幾十萬大軍,外加那麼多屯田的流民,之前給兗州撥的糧食,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吃完了。
其次,他還要改製。
突然空降一名州牧和都督過去,不一定好用。
而且陶謙還不一定能活幾年,萬一突然嗝屁,徐州再亂就是個隱患。
劉辯打定主意,迅速將瘟病壓一下,跑一趟徐州,然後捋清楚冀州情況,徹底統一北方。
“劉備呢?劉備的人馬現在在何處?”劉辯忽然想起劉備。
將來去徐州,可以帶著劉備去溜溜。
北方平定之後,還是將曹操、劉備都帶在身邊乾大事要緊,隻負責管一個州的政事,太屈才了。
“還在處理豫州之事。”郭嘉拱手回道。
劉辯緩緩點頭。
兗州的事都是他在處理,曹操能得到優閒,早早就跑到前線去了。
但劉備不一樣,豫州一地雞毛,都要他去料理。
所以劉辯沒催促,了解之後站起身,笑道:
“難得這麼好的天氣,奉孝陪朕去外麵走走?”
“喏。”郭嘉點頭同意。
劉辯走出營帳,眺望著山下的郡城,感慨萬千。
那人人恐懼的瘟病,終於要在這裡結束了。
提心吊膽的日子要過去了。
不過開心沒多久,身後傳來馬蹄聲。
劉辯轉身看過去,原來是陳宮。
“陛下,洛陽送來急信!”陳宮遞上來一封信。
劉辯眉頭微皺。
洛陽送來的急信?
莫非是出了什麼事?
看那信件的樣子,似乎是尚書台送來的。
“拿來朕看。”劉辯伸手將信接過來,拆開一看,臉色驟然變化。
郭嘉注意到劉辯的異常反應,心思電轉,試探性問道:“陛下,是出了什麼事?”
劉辯深吸一口氣,沉聲說道:
“北線孫堅出事了,他玩了一出大的。”
說著話的同時,他將信遞到了郭嘉的手中。
郭嘉一看,麵色同樣變了。
信中除了提到北線戰事以外,還有一件事。
荀彧打算假傳聖旨!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