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、幽二州被皇甫嵩平定,這個消息如同潮水般席卷洛陽。
百姓高興的是天下距離安定又多一步,朝廷高興冀州的實力。
那裡遍地名士,各種猛將層出不窮,田地肥沃,百姓精壯,朝廷若能調配冀州,等於猛虎添上爪,毒蛇多了牙,發生翻天覆地變化。
劉辯和三公九卿還不知外麵發生的消息,正聚在章德殿議政。
殿中火牆全天供應暖氣,地上還燒著火盆,任外麵如何寒冷,章德殿都是暖洋洋的。
現在朝廷有錢,就沒有省的必要,莫說章德殿了,聽說太師府上更奢侈,牆上燒、地上燒,連床底都燒,茅廁也不放過。
王允為了吃些新鮮蔬菜,還讓人在菜園子燒。
如此鋪張浪費的舉動,引得滿寵一陣追查,卻並未查到什麼能辦王允的實證。
比起滿寵的眼紅不滿,劉辯對此消息看得很開。
苦了一輩子,朝廷好不容易富裕了些,該享受的就享受一下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三公九卿挨個小心翼翼的彙報著政事。
太尉拱手道:“啟稟陛下,司州軍新征兵卒於初雪前完成,太尉府正在依次將不合標準的兵卒,降為屯田軍或商軍。”
“另外,臣調集司州軍,已經初步劃分出冬狩場地,正在對獵物進行圍趕……”
劉辯嗯了一聲,心不在焉的用火鉗子撥弄著火炭。
將作大匠再報:“南山墓園修整完成,文廟、武廟正在動工,預計昭寧二年十月可完工。”
太師又接著道:“老臣認為,天下安定,應當著各郡縣依次舉孝廉,填補官吏空缺。”
這是個大問題。
朝廷和平收回的州郡太少,將來並州、冀州、幽州收複,需要龐大的官吏過去管理。
一個州上百縣,一個縣除了地方官吏,朝廷至少得派三四個人去統籌大局吧?
得讓舉孝廉製度發揮作用。
荀彧附和道:“臣於五日前就給各州郡發布詔令,要求其各舉孝廉入仕。”
劉辯點頭回道:“準。”
這樣的天子當的才爽,三公九卿將一切料理妥當,問題解決的明明白白,自己隻需要提一個建議或者點頭就行。
廷尉又拿出一宗書卷,恭敬的呈送上去。
造紙廠已經讓韓侯紙普及,至少朝廷摒棄了厚重的竹簡。
“陛下,此乃各州郡犯下死罪的庶民,急需陛下一一批複。”
自文帝時起,規定廷尉府在處理天下死刑前,必須由天子核準,初心是遏製冤假錯案,同時象征皇權至高無上,唯有天子能剝奪子民生命。
劉辯動作一頓,抬頭用眼睛示意他放在龍案上,回頭再批。
廷尉徐璆照做。
原本劉辯打算把他往禦史台那邊調調,畢竟此人觀察力好,喜歡記人小本本。
但直到現在,朝廷也沒找到合適的廷尉人選。
左右一看,沒見到盧植的影子。
劉辯問:“盧卿呢?”
三公九卿麵麵相覷,荀攸在末尾站起,拱手報道:
“稟陛下,昨夜夜間寒冷,大司農受涼,在家中養病。”
又病了。
劉辯目光一凝。
即將到來的191年是重大分水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