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和其他人相比,在朝中沒有任何背景,卻一步步走到左將軍的人。
劉備深吸一口氣,如此大典,他雙膝跪地:“臣劉備聽旨。”
人群中,孫堅和曹操都為他捏了一把汗。
荀彧繼續道:“劉備為衛將軍,恢複祖上祁陽侯爵位。”
左將軍到衛將軍,看似隻進了一階,實則前者比卿,後者比公,是巨大的跨越。
劉辯現在完全不擔心將軍位不夠。
曾經的皇甫嵩和朱儁,一個左車騎將軍,一個右車騎將軍。
完全可以照搬嘛。
將來再小小擴充一下,什麼左衛將軍右衛將軍,什麼左征西將軍右征西將軍。
不嫌繞口的話,來個左左將軍、右左將軍、左右將軍、右右將軍、前前將軍、左前將軍、後前將軍……
或許用不著那麼離譜。
現在的位置夠,分個雜號將軍,還有二十等爵製來修正。
劉備,新興將領中第一個爬到比公的人。
這就是為何太師府的人對他客氣的原因。
就算拋開功勞不談,光一個左將軍的名號,就足夠讓各族以禮相待。
幾名小黃門端著托盤來到劉備麵前。
劉備接過印綬,壓下內心躁動,再次拜道:
“臣劉備接旨!”
人群中,孫堅默默祝福著他。
曹操除了滿臉羨慕,又忍不住歎氣。
一步錯步步錯。
從三路大軍出京,他隻混到個先鋒開始,就很難追上了,更何況還吃了敗仗。
賜爵大典繼續。
“孫堅聽旨。”
孫堅渾身一抖,到了自己,他緊張到連挪步都忘了。
身旁,朱儁悄悄拍拍他的背給他打氣。
孫堅終於挪動腳步,來到隊前下拜:“臣孫堅聽旨。”
“封烏程侯,食邑兩千戶,兼後將軍。”
職位給的很保守,一個比卿的位置,錦上添花。
但爵位一次性封到頂,和朱儁平起平坐。
“臣接旨!”
孫堅鄭重的接過托盤。
他還年輕,憑借爵位,哪怕一輩子待在洛陽,十幾二十年後,三公之位必有一席之地。
更何況他正值壯年,還有幾十個一年在等著他。
繼續往下,到了丁原。
丁原,重號前將軍,加了個亭侯。
一個亭侯足夠他不管到哪,彆人見了尊敬的喊一聲君侯。
他的戰績不算出彩,但起點高,列侯擔待的起。
呂布,重號上軍校尉,封了個招賢鄉侯。
上軍校尉統領八校尉,直接聽命天子,位置比丁原低,但爵位又高一籌。
招賢鄉是溫縣下轄的鄉之一。
溫縣還有個古賢鄉和清風鄉。
夏侯惇,重號典軍校尉,賜爵左庶長。
接著南北軍眾將。
程普、祖茂參與的戰鬥少,順帶著給他們封了個左庶長的爵位來修正,職位沒太大變動。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