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各州備倭兵外,邊防第一軍駐紮在白狼塞,由魏延統領,暫時要看著南匈奴。
邊防第二軍在雁門關盯著鮮卑。
第四軍在幽州,統兵將軍是都護將軍曹洪。
司州軍要應對接下來的變故,南軍需要時間恢複元氣,而且何去何從目前是個問題。
荊州軍還在組建,比改編會花費更多時間。
至於水師,完全派不上用場,更何況現在連船都沒一艘。
備倭兵還是以防守、維穩為主。
皇甫嵩目前的調遣是最合理的了。
有一個大將軍做事方便多了。
可惜了上一任大將軍何進是個蠢夫,要是有皇甫嵩一半能力,不說興複漢室,劉辯不至於被逼出逃,讓幾個宦官拿捏住。
皇甫嵩的規劃,劉辯表達高度讚揚,點頭道:
“就這麼辦,即刻起草詔令。”
接著,他又看向盧植,“大司農?”
“老臣在。”
“調集五百萬石糧草,朕要給涼州刺史好好撐一回腰!”
盧植麵露難色,但在大是大非上,他分得清,作揖道:“老臣立刻籌備。”
劉辯的視線繼續在場中找尋,落在楊彪身上。
“太尉。”
“臣在。”
“一些軍中缺乏將領,安排的如何?”
楊彪早有準備,稟告道:“都準備妥當,奏疏臣著人送往了尚書台。”
劉辯調轉視線望向荀彧。
荀彧早有準備,似乎料到天子會有此問,隨身就掏出了奏疏。
劉辯拿來看,太尉府的安排井然有序。
臧霸身兼青州都督和騎兵衝騎將軍,太尉將青州都督轉交到太史慈身上。
駐紮在雁門的邊防第二軍,以駱俊為主將。
駱俊在民間頗有名望,他有個麒麟子,名叫駱統,隻不過還未出生。
邊防第七軍是由鞠義和高覽的隊伍改編而來,太尉府以此二人為主、副將。
第八軍是趙浮、程奐的強弩兵改編,繼續以二人為主副將。
第五軍目前是廖化擔任副將,太尉府提名了高順、薛蘭、陳到、楊奉、韓浩、張饒。
第三軍由五虎將之首關羽保舉周倉擔任主將,太尉府批了。
劉辯注意到,這封奏疏還沒蓋章,於是看向荀彧。
荀彧淺笑著解釋道:“陛下應當有所更改。”
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批複。
劉辯點點頭,隨口道:“第五軍就彆提名來提名去的了,有個叫許褚的,朕覺得不錯,另外,第六軍讓鐘繇去吧。”
鐘繇也有個兒子,叫鐘會。
天子一開口,誰會說一句不好。
就這麼定下了。
劉辯深知現在兵多軍少,於是又下令道:“邊防軍再編兩軍。”
漢191年邊防軍整編
“喏!”
大臣們應下。
李越趙武兩人呼吸都要忘了,他們覺得眼前的一切好似在做夢。
來之前,他們腦海中還是去年大漢的光景,要啥沒啥,來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。
兩人正驚愕間,劉辯看向他們,“你們就留在軍中,隨軍一同回涼州吧。”
暫時還走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