脅迫滇那,毀其名聲,使羌人心中信仰崩塌,流言蜚語讓滇那在羌人遭百世罵名,同時塑造大漢偉光正人設,在羌地廣施仁政,攬羌心,便於掌控。
羌人沒了脊梁,可以預見兩三百年都不會早有動亂。
以上計劃,不怕滇那不配合。
劉辯不想在羌地屠殺,這種手段是最優解。
但理性來說,和焚書坑儒沒有區彆。
曆史不會因為故意引導輿論就改變,今日你能堵住知情人的嘴,幾百年後照樣會真相大白。
今日在章德殿上這麼多人,未來實施起來還需要更多人去運轉,總不能在事後將知情者全宰了吧。
若真有一天,羌成為大漢的民族之一,當他們回顧這段曆史,知道了真相,又會如何想?
那時的大漢又該如何自處?
其次,從感性的角度,滇那此人令劉辯都心生敬佩。
雖說結果不儘人意,過程更是讓羌人損失慘重,但他距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。
若是按照原曆史發展,滇那成功了,他所做的一切,讓羌人有了家底,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成了中原的主人。
一個被欺壓百年,幾近崩潰的種族,有這麼一個逆天改命的首領,是何其幸運之事。
羌人應該記住,他們曾經有這樣的一位英雄,努力到最後的結果雖不是入主中原,但讓羌族有了生存之地。
甚至改變以往的一切,可以和漢人一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。
養家、糊口、娶妻、生子。
劉辯與眾臣們不同,他知道古羌族早已消散在曆史的長河中,分化出眾多民族,與漢緊緊的聯合在一起,水乳交融,你我不分,稱為同胞。
如此壯舉,或許隻會發生在這片土地上。
所以此刻劉辯有自己的想法。
他想到在後世,這片土地還有一句話,異於其他國度。
當其他國度忙著眼前的利益,忙著為自己收攏票數而不顧其他人死活時,這裡的人卻頂著百姓罵名和不解,說出一句: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。
不能將麻煩留給後世,劉辯寧願多花些時間和精力。
哪怕此生隻能看到一個雛形,哪怕過程中伴隨著不斷的惡名,說自己人都吃不飽,還拿糧食給彆人。
殊不知,一點糧食解決西域持續上百年的動亂,是穩賺不賠的買賣。
劉辯想通一切,表情出奇的嚴肅,道:“此事朕有自己的決議,朕有旨。”
三公九卿齊齊起身聽旨。
劉辯繼續道:“待滇那入關,大鴻臚組織以禮相待,朕會召見他。此外,著司隸校尉,廷尉,對滇那審理,過程中不得用刑,若罪至株連,不得牽連他人,刑前上奏,朕親自批複,死後著棺槨就地厚葬,首級送往羌地,要求羌人按羌禮操辦,死後禁止有人生謠,其一生大小功過,依據現實入史,羌漢各一份,不得隨意杜撰。”
“另外……”劉辯頓了頓,“追一封聖旨送往涼州,以昭寧二年十月起始,羌地逐步推行漢律,漢羌犯事,理應同罪。涼州盛產藥材、礦石、鐵甲、戰馬,所需用工,應一視同仁,到日付給工錢,不得脅迫。”
“漢羌百年動亂喪生之人,準予撥款下葬,不追究普通百姓功過,主要將領由司隸校尉、廷尉遣人查辦,死罪不得行斬刑以外刑罰,目前所駐涼州漢軍,逐步放開兵源條件,對繼續投身軍中的羌兵接納,調集屯田軍前去開墾,組建涼州備倭兵、州軍……”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