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農的情況並不好,登基後第一場士族叛亂就是在那發生的。
幾大家族裹挾著藏匿人口與朝廷作對,一戰之後,弘農滿目瘡痍,大量土地、房屋空置。
劉辯乾脆將傷兵安置在那裡,反正房子和地都有現成的。
不過很長的一段時間裡,弘農的吃喝都要靠朝廷。
荀衍在那接濟災民,大設粥棚,解決糧荒問題。
後來楊修到任,主要是利用朝廷給的優惠條件,吸引流民前去弘農定居。
最後的張昭,聽說乾出不少名堂,敏銳察覺到漢軍人數激增,裝備卻不咋好,大漢的冶鐵中心又在羌人手裡。
於是果斷找司金府合作,彼時的韓暨剛整出水排冶煉,正打算樹立個典型,讓天下人看到水排冶煉的優點,方便推廣。
兩邊一拍即合,司金府對弘農進行了大張旗鼓的改造。
張昭沒閒著,弘農傷殘老兵多,他將老兵召集起來,帶著他們給漢軍各地的將領寫信。
這些老兵雖然退出軍旅了,但以前的好兄弟百戶長千戶長都有,一些愛兵如子的名將更是對舊部一直掛懷。
張昭手段效果出奇,在劉辯宣布要撥款幾十億重整軍備時,楊彪也好兗州也罷,都在想辦法分一杯羹。
各地州牧入京,跟盧植商討份額的同時,張昭已經在悶聲發大財,接下一大批漢軍的武器訂單。
聽說最開始的一批裝備,質量不怎麼行,但後來強度已經很出色了。
張昭的操作就是典型的站在風口上,對局勢的判斷一絕。
什麼叫風口?
朝廷拿出錢的時候,一群人才反應過來爭搶不叫風口,他們頂多就是喝點湯,而且廝殺極其嚴重。
有人脈有背景有資金的能多喝點,少一樣的能聞點味,隻有一樣還湊熱鬨的是炮灰,啥都沒有的會被吞到渣都不剩。
而張昭從漢軍人數擴張速度,加上裝備雜亂的程度,於天崩開局的弘農找到長點,並利用優點給弘農插上翅膀。
朝廷的風一刮,彆人還在爭著喝湯的時候,他已經飛上九天。
能做到這種程度,下一任河南尹該張昭當。
找個時間去弘農看看也挺好,既遵守了承諾,又能彰顯下帝王秋巡冬狩的威儀。
同時帶滿寵見見世麵,還可以將張昭帶回來。
不過得等滿寵先將滇那的事辦完。
正思索間,殿門口鮑信踏步而來,抱拳道:
“陛下,蓋勳等人,已至章德殿外。”
“宣!”
不多時,一群老兵魚貫而入,劉辯看的一怔。
還以為奏疏誇大其詞了,沒想到真是一群披甲的老者。
老兵們激動到渾身顫抖,在蓋勳的帶領下,齊刷刷的下拜。
“參見陛下,陛下萬年,大漢萬年。”
“眾卿請起!”。
“謝陛下!”老兵們紛紛站起身,緊張的站在原地,不敢有異動。
劉辯誇讚了他們幾句,引得他們受寵若驚。
再之後,劉辯宣布道:“卿等為大漢立下赫赫功勳,如今該回去頤養天年,享受天倫之樂,朕會著人給你們賜爵,讓你們風光的回到家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