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請講。”
“如果有這麼一個建設,投入和投入過程中的金錢和喪生人數暫且不談,建成使用時,每年會有幾十萬人在使用過程中受傷或死亡,且會一直持續,滿卿認為,該不該建?”
“不該。”滿寵果斷搖頭,“臣認為,非但不該,還該將相應的官吏,全部下獄問罪。”
幾十萬人什麼概念,一些城池全城都沒有這麼多人。
每年要受傷、死亡一座城?
有句話滿寵沒說,如果真讓這種工程建起來並且使用了,那滿朝包括君王都沒救了。
“嗬嗬,”劉辯對於滿寵的回答並不意外,笑道:
“若這個工程能給整個大漢帶來不下十倍的綜合提升呢?能讓百姓生活持續變得便利呢?”
滿寵的回答依舊很果斷,拱手道:
“臣認為他人的便利,不應該以數萬乃至數十萬人的生命為代價,否則國家便亂了套,士族豪強為了自己的便利更加肆無忌憚,陛下不應該問臣這種問題,臣的觀念不會改變,臣會是懸在任何不顧百姓死傷者之人頭上的利劍。”
“說的不錯。”
劉辯先點頭,肯定了他的話,然後又道:
“可你有沒有想過,國家若是孱弱,死傷數更甚,這十年間喪生者又何止幾十萬人?百姓生活何其淒苦?”
滿寵搖頭,“不是一回事,孱弱是臣子沒有儘到輔佐君主的責任,陛下從未下詔建如此工程,不也讓百姓吃飽了飯,讓異族铩羽而歸嗎?”
劉辯道:“時代在發展,可能是百年,可能是千年,總有一天會到你不建,就會亡國的地步,況且,若是百姓都是自願承擔風險的呢?”
“臣不認為有這樣的東西。”
劉辯說的太神乎其神了,世上真會有這樣的工程嗎?
建設過程中有死傷滿寵還能理解,為何使用過程中仍舊有如此大的傷亡?
問題是百姓還對其趨之若鶩。
劉辯微微一笑,說道:
“朕認為是有的,打個比方,滿卿認為修路是好事還是壞事?”
“修路可讓村村相通,百姓更加方便,商賈擴大經商範圍,朝廷文書運送暢通,自然是好事。”
“這麼說,朕若是撥款,將馳道通至各州各郡各縣各亭,是天大的功績了?”
“自然。”
“既然是天大功績,滿卿有沒有想過,馳道駿馬飛馳會傷人?有沒有想過心懷不軌之輩,沿路害命?山間滾石致使商人全軍覆沒?哪怕在洛陽,廷尉府每日處理馬車傷人事件都有幾十起吧?官吏沿道收費,依照滿卿的意思是謀財,官吏所修之道造成人不斷喪生,就是害命,滿卿要一一去主持公道,將有乾係的官吏全部處理嗎?若有一天,速度更快的優良馬種出現,傷人率大幅度提升呢?又或者其他類似馬車的東西出現,朝廷需要將所有馳道拆了嗎?”
一連串的問題,將滿寵給問懵了。
他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,久久不知道答案。
修路是好事和功績不錯,可既然是好事,他有何理由去治罪?
可若是不治罪就更不像話,正是因為這些修路的官吏,才導致百姓接連且持續的喪生。
劉辯見滿寵陷入良久的沉默,笑容加深,問道:
“滿卿想聽聽朕的見解嗎?”
“還請陛下賜教。”滿寵拱手。
劉辯道:“此事與官吏無關,駿馬傷人,處其駿馬主人,這是百姓和百姓之間的事,相反,你口中謀財害命的官吏將路修的越好,使用者越多,朕還有賞,官吏從未強製過任何人去使用這條路,不想用可以不用,上了路為自己帶來便利,自然需要承擔一定風險。若是真到了亂象頻發的那一天,府衙可以專門分出去一些人管理、疏導,但路既然是天大的功績,豈有拆除的道理?百姓有自己的見解,若真是你所說的謀財害命,就不去走了,沒人走了,拆與不拆又有何區彆?”
司隸校尉一職不是兒戲,對三公都能產生極大的威脅。
之前的曹操、賈詡、黃琬,要麼圓滑,要麼不會主動的去捅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