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百姓請願,臣不能視而不見,若辦不成此案,臣寧願請辭歸鄉,再不聞窗外之事。”
滿寵說完,現場鴉雀無聲。
張昭憋不住,咬牙道:“照你的意思,我等為官者還治理什麼州郡?陛下還為公卿尋什麼名醫?不如都搬到工坊去與百姓同吃同住,坐看逆賊將我等頭顱高懸好了。”
滿寵不為所動,“公道自在人心,我心無愧。”
劉辯讚歎點頭,“說得好,公道自在人心,朕支持滿卿,卿去辦吧,行刑完昭告全城,將一個朗朗乾坤還給他們。”
“喏!”
滿寵重重抱拳應下,一點時間沒耽誤,當即轉身就走。
張昭直接呆住。
就之前天子說的那些話,他原以為天子是支持自己的。
怎麼現在變成支持滿寵了。
事一辦,宜陽可就完了。
“陛下三思啊。”張昭急得上前。
劉辯壓手示意他安靜,搖頭道:“朕知道你的主張沒錯,但同樣的,滿卿的主張亦沒錯,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,若你隻為太守,他隻為河南尹,你們可以隻堅持一個理念,但若想放眼於全國,都需要改變。”
“臣不明白,臣有何錯?又需要改變什麼?”
他感受的到,天子很認可自己在弘農所做的事,從對話中也看出了,天子是希望各州郡都能開滿工坊。
各州郡能如同弘農一樣,讓百姓不再光腳走路,自力更生。
劉辯嚴肅的看著他,“朕提點卿兩個字,輿論,回去好好琢磨這兩字,任何事隻要沾上,尋常的處理方式便行不通,至少現在滿寵將事鬨大了,明知是壯士斷腕,也必須斷下去,否則事後對朝廷來說,會更加麻煩。”
輿論會放大平常不起眼的小事。
張昭哪怕拚儘全力穩住弘農基本盤,厚著臉皮找到大將軍府,使弘農繼續動工,繁榮依舊。
但輿論不會對他客氣,會將他扒乾淨,彆人不會在乎你付出多大的努力,會盯著你吃飯用銀碗來攻擊。
此外,還會影響到張昭自以為沒事的其他城池的工坊,導致弘農滿盤皆輸。
當然,也可以采取抓人的方式來製止。
可嘴巴永遠堵不住,依舊會牽連一大堆無辜之人。
至於對商人用點刑,那就用吧。
百姓要承擔事故的風險,商人同樣需要。
對於商人來說,風險就是小事捅大了。
沒丟命就不錯了,等到時運好的時候再翻身。
此外,今日將事辦妥,也算是給商人一個警告。
彆以為朝廷就真任由你們胡來了,手裡有錢了不趕緊完善規矩和設施,屠刀有一天會落在你們的身上。
罰金有錢交,命可隻有一次。
誠然,此舉事後會引起剩下的五大洛商極度憤慨,就算朝廷能穩住,宜陽的鐵器坊想重啟很難很難。
凡事都需要付出代價,好在劉辯已經有了應對策略,倒是並不著急。
當然,還有最最主要的原因。
他劉辯來了弘農,鐵器坊正好撞槍口了,平時不算事,現在也不得不算事。
此外就是張昭一門心思搞經濟,當太守還行,再往上走會出事。
滿寵做事講究公道,治理地方尚可,再大不僅他會丟命,甚至整個朝廷都要亂了。
讓兩人各自成長,劉辯覺得值得費些心思。
張昭走了以後,劉辯又來到窗前觀起雨,此舉引起郭嘉好奇。
“陛下可是從雨中發現什麼治世道理?”
劉辯搖頭,皺眉道:“朕至弘農已有三四日,為何朕見這雨,始終沒有停息的架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