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他希望自己種的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,可沒了自己教導,皇子韶又怎能體會他的用意。
於是劉辯就有了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想法。
唐皇後很聰明,已經聽出了劉辯的意思,聲音幽幽傳來:“陛下是覺得,若自己不幸……可由劉協繼位?”
“是。”
劉辯坦然點頭,直勾勾的看著她的眼睛,“朕在弘農剛醒來時頭痛欲裂,朕在想我們這一脈是不是傷了天和。當時若郎中說朕的病治不了,朕會留下密詔昭告心腹,以荀彧為丞相,劉備、朱儁、盧植、皇甫嵩等為輔政大臣,擁劉協為帝。”
劉協繼位不會有外戚專政的可能。
劉辯在弘農昏迷時做了許多夢。
前半部分是現實,後半部分是未來。
夢到自己幼年與劉協共嬉戲於董太後前,卻因上一輩的事不得相見。
宮廷變故,兩人出逃,甩開追兵,找到崔家。
他被嚇傻,劉協從中介紹身份,承擔本該他這個哥哥應該承擔的責任。
最後崔家人下跪,劉協帶著他躲入其中。
他被廢的那一刻,抱著劉協痛哭。
劉協登基,密遣宦官給自己送糕點。
他被李儒毒死前,叮囑唐皇後,改頭換麵遠離深宮,唐皇後哀歌歸家終身未嫁,後被李傕劫擄,因唐姬美貌想強占。
劉協得知消息悲痛萬分,下詔迎回皇嫂,並將其妥善安置。
後來劉協成了傀儡,有幾次倒是拿出了帝王威儀。
長安大雨連下二十日,洪災威脅都城,朝中亂象頻發,百官指責是史官過失,一日下獄數百人,要求治罪。
劉協不從,道:天道遙遠,事驗難明,況且災異應政而到,雖然能夠預見,又豈能保證萬無一失?而要歸咎於史官,更加說明我失於恩德。
將罪責歸於自己,赦免官吏。
洪災之後,長安旱災又至,每日餓死者不可勝數。劉協下令賣馬,又開倉賑災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侍禦史在裡麵貪墨,劉協有所懷疑,略施小計證實侍禦史作弊,將其追責,並製定新的規矩,自己親自在場監督,確保百姓能喝到粥。
長安城中饑民得到了救濟……
各種類似的事件揉搓在一起,足以證明劉協的賢名不是空虛來風。
也怪不得先帝喜愛。
所以劉辯才有那個大膽的想法。
皇子韶還小,無法接自己的衣缽和思想。
而自己要是教導劉協一番,萬一自己有個什麼三長兩短,他留下的班底,足以讓劉協繼續前進,做個中興之主。
以劉協的性格,不至於對自己的後代趕儘殺絕。
比如旱災裡麵貪墨的侍禦史,被劉協揭穿之後,彆人建議殺之,劉協不忍,隻將其懲處。
漢室宗親的素質還是不錯的。
劉虞、劉岱、陽安長公主、劉繇、劉備、劉協,都是理想主義者。
當然,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,劉協活的久!
東漢幼兒園的詛咒在他身上不靈。
劉辯望著將頭埋進自己胸膛的唐皇後,低聲道:
“大臣們勸朕催促劉協就藩,但朕要將他留在洛陽十年,十年內若朕有什麼三長兩短,皇後真為韶兒考慮,就找出朕床下遺詔,帶著韶兒去弘農做弘農王。”
“若是十年過去,劉協行了冠禮,朕會送他就藩。今日朕說的話隻有你和朕知,屆時韶兒也十歲了,朕會立他為太子,並為他鋪路,其他皇子哪怕更賢,朕也不會動搖,朕可以發誓。”
怕唐皇後依舊不死心,劉辯提醒一句,“幼主繼位,難有善終。”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