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教導著劉協知識,宮女找過來,行了禮,低著頭道:
“陛下,皇後提醒您該喝藥了。”
劉辯隻好暫時放劉協自己參悟。
他來到側殿,在唐皇後的服侍下喝藥。
他知道皇後有很多話想問。
尤其是關於劉協的。
在湯勺遞到自己嘴邊的時候,劉辯沒有張嘴,而是歎氣道:
“經過這次大病,朕想清楚一件事,朕要做的事還有很多,益、揚、交大患未除,朕不希望有曠日大戰。”
袁術狼子野心,朝廷的意思劉辯已經知道了。
給其封個侯拿捏住,名義上劉辯再興大漢,各州歸於一統。
可是這不是他想要的。
袁術成了侯好拿捏是不錯,但他不好對人家動手。
還是將揚州握在自己手裡,大力發展水稻,同時將揚州打造為魚米之鄉……
可打的話又容易陷入進去,其次統帥人選不好尋。
朱儁、皇甫嵩太老了,跑一趟南方水土不服容易出事。
劉備水戰不咋行,而且打出夷陵之敗就不好了,還是將其往益州派比較妥當。
此外的曹操也不怎麼行,水戰同樣是短板。
那麼就剩下孫堅、袁紹了。
挑完統帥,劉辯思考親征可行性。
他並不親臨前線,而是在荊州、豫州之類的地方待著,方便當機立斷的處理奏疏。
不然來往書信極為不易,除非他放開手腳賜予統帥一切權力。
親征的話哪怕遠離前線,依舊會有危險。
當然也可以不親征,自己留在洛陽乾改革之事。
亦有風險,早在剛繼位時劉辯就考慮過,有些事自己一旦提出來,曾經的忠臣義士可能都會拔刀相向。
又不能因為風險就不去做。
這年頭醫療手段不怎麼樣,自己還是做些準備的好。
劉辯思考一陣後,突然問道:“皇後認為,我大漢之傾頹,首要之惡在哪?”
唐皇後怔住,天子很少跟她聊政事。
“妾的心隻裝的下陛下,朝廷的事妾不清楚,但要妾說的話……主少國疑、宦官外戚輪番乾政,致使民不聊生。”
“說的好啊。”
劉辯將唐皇後拉入自己的懷裡,突如其來之下,湯藥差點撒出去。
“陛下身體還沒好呢。”
唐皇後想起身,被劉辯抱住,正色道:“朕和你說幾句心裡話。”
感受到劉辯灼熱的胸膛,唐皇後的動作平靜下來,靜靜聆聽著劉辯接下來的說辭。
“朕昏迷的時候就在想,要是朕真的駕崩了該怎麼辦……”
劉辯眼瞧著皇後要插嘴,搶先道:“先聽朕說完。”
“一開始朕想,沒事,朕還有嫡子在。朕雖在位時間不長,但肅清了朝堂,新君縱使繼位有些波折,但朕相信朕留下的大臣,更信皇後的賢良。”
“但是這件事越想越不對,連皇後都能看出,主少國疑是我後漢頹廢之因,難道還要繼續重演?”
他劉辯何嘗不是東漢幼兒園的一員。
接下來他還要留下一個連話都不會說,幼兒園大門都進不去新君。
漢室能興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