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臣們覺得怪的同時,又覺得天子說的很有道理。
為什麼不先考一下舉人的能力呢?無能之輩不就無所遁形了。
更何況天子是有讓步的,舉人的人數可以增加十倍。
士族每家可以多出些人到洛陽考試。
而且天子門生的頭銜,聽著就是莫大的榮耀。
反正舉人舉的還是士族之人,總不能指望個大字不識的百姓到洛陽來。
群臣三三兩兩的小聲議論。
荀彧沉吟開口,分析起利弊:“陛下此舉有利有弊,利好在於,可以提升官吏質量,就目前而言,是為國為民之好事。”
“弊處是各州郡所舉之人數量龐大,陛下哪怕是統一考校,仍然費時費力。此外,恐會加劇門閥大族的某些壟斷局麵。”
荀彧是在提醒天子,如果是單單的舉孝廉,一些品德高尚遠近聞名的孝子,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。
可天子一旦要進行考校,可就隻有士族能入仕了。
現在學習渠道,被士族壟斷。
天子難道就沒看到這裡麵的危害?
朝廷剛貶官那麼多人,過段時間不就又全回來了。
劉辯像是昏了頭,完全沒聽到荀彧的言外之意,笑道:
“朕突然想到,舉人們來洛陽不容易,朝廷不如撥點錢,用來給舉人們當盤纏,此外,驛館也要準備好。”
荀彧嘴角抽搐,他想說能被舉之人,各個家纏萬貫不缺錢,怎會連點盤纏都出不了。
天子事事都能運籌帷幄,怎麼在這件事上……
不對。
荀彧突然回神,既然自己的內心都下意識的覺得不正常,那這事怎會那麼簡單。
望著笑意盎然的劉辯,荀彧內心盤算著其中深意。
他一時間真還沒想通。
“陛下。”
這時候有人諫言,走出的是小諸葛。
劉辯轉身看過去,挑眉問道:“諸葛卿有事要奏?”
諸葛亮拱手,“臣以為,朝廷可以激勵各州州牧,陛下考校通過舉人多的州郡,朝廷應該給予獎勵,少的州郡,朝廷應當責問。”
這句話一下子就抓住了劉辯的心。
說的真好。
如此一來,各州郡為了通過率高,會想辦法舉薦更具有才能之人。
甚至會逐步減少對紈絝開後門,畢竟一個不好大難便臨頭。
“就這麼辦!”
劉辯確定下來,宣布道:“尚書台即刻擬詔,下雪之前,朕要見到各州郡的舉人抵達洛陽!”
“臣等遵旨……”
群臣隻能答應。
就當是天子的任性之舉。
等到舉孝廉之人都來了洛陽,天子便知道其中勞累,估計自己就廢除了。
雖然決定有些突然,但並不荒唐,大臣們便不再勸了。
考校的事說完,劉辯並沒有回到台階上方的龍椅,依舊和百官們站在一起,麵向他們道:
“朕今日還有恩典,來人,將朕準備的東西抬上來。”
眾位大臣疑惑的望著宮殿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