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諸卿大多數都是朕的長輩,且還是第一次來參加宮宴,不必拘謹和跟朕客氣。”
“謝陛下。”
劉辯正要宣布宮宴開場,諸侯王中突然傳出一道聲音。
“陛下,臣有一不情之請。”
劉辯看過去,隻見說話的是陳王劉寵。
還不知他要乾什麼,劉辯麵色平靜,問:“皇叔要說什麼?”
他叫劉寵一句皇叔是在占對方的便宜。
若真要論起輩分,劉寵是明帝玄孫,他劉辯是章帝孫子的孫子……
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承,加上東漢皇帝都早夭,輩分低到沒邊了,大致上劉寵是劉辯的祖父輩的。
他總不能喊皇祖叔父吧。
乾脆就稱呼為皇叔,劉寵也不敢上綱上線,真讓天子喊一聲皇祖叔父。
劉辯饒有興趣,他想聽聽對方想說什麼,是要鬨事,還是給個什麼驚喜。
劉寵走出來,察覺到全場都將目光集聚於自己身上,他不由得將背彎了些,朗聲道:
“臣聽聞天下有宵小作亂,疆域不太太平,臣懇求陛下,準許臣率軍出郡國,臣甘願充當馬前卒,剿滅奸佞,還一個太平盛世。”
這句話無疑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,王允一拍大腿,激動道:
“陳王忠義啊。”
劉辯心裡也是一動,頗為驚詫的看著此人。
願意給他提供劉姓子侄驅使效忠的人不少,但直接表態全力支持,還願意拿出全部家底的人就太少了。
他不由得想到了長公主諄諄教導他的一番話,每一句,每一字,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。
他記得,大將軍府的奏疏裡,介紹過陳國的情況,好像有數萬強弩兵?
“卿有多少人馬?”
“回陛下,臣封地陳國有將士十二萬,其中有兩萬強弩兵,陳國可戰可征召之士三十萬,皆可為陛下效死。”
十二萬人,和奏疏中描述的大差不差。
這些人雖然裝備戰鬥力比不上漢軍,但比當初的黃巾戰鬥力強多了。
而且這家夥連普通青年都搬了出來,這是打算不給自己留一點退路嗎?
劉辯緩過神來,問道:“皇叔就不怕,朕把你陳國的人都拉走,你陳國的地都沒人種嗎?”
“陳國非臣之陳國,乃漢之陳國,天下有奸佞,陳國將士不懼。”
劉寵說的大義凜然,說到最後,竟然雙眼一紅,突然跪下,在樂成殿哭了起來。
“臣受先帝恩典,至今無以為報,唯有六尺身軀儘心輔漢,先帝啊,皇兄啊。”
聞者落淚見者傷心,想不到諸侯王中,竟然還有這等良善忠心之人。
可那一聲皇兄,卻讓劉辯直接從恍惚中出戲,嘴角都抽搐了起來。
老劉家都這麼會演嗎?高祖的基因還是厲害。
不過拋開對方的演技不談,這份忠心,讓劉辯十分欣慰,他當即起身表態。
“好,皇叔,朕準你率軍出陳,屯駐荊州,朕封陳王為大司馬,領輔國大將軍,陳國兵所需糧草、軍械,屯駐期間由朝廷供給,仍由陳王統領。”
大司馬位於三公之上,屬於上公水平,和大將軍、太傅差不多。
不過大司馬單拎出來,一般是個榮譽稱號,要加個將軍號,通常以驃騎將軍、車騎將軍、大將軍之類聯稱。
至於輔國大將軍是什麼,可有可無的東西。
你要說他沒用,大將軍何進曾兼領這個職位統領全國兵事,要說有用,他跟大司馬一樣,需要兼一個含金量高的職位與名氣互補,單拎出來是榮譽職位。
劉辯一口氣給劉寵塞了兩個頂級榮譽官職。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