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彧停下筆,“臣讚同重修漢官儀,隻是該找何人來修訂?”
天氣回暖,朝廷官吏們桌子上都擺下一大堆工作,加班加點都處理不完。
劉辯沉思這個問題,荀彧提出建議,“不如讓殿試甲科都參與纂修漢官儀的工作,以便他們能儘快了解朝廷的運轉,將來也好更好的為陛下效力?”
“卿是說,先不授官?”
“乙科可以先授,甲科先入太學為博士,也可為陛下參謀軍紀政要,將來對能力熟悉了,方便委以重任。”
劉辯心動了,這倒是個好去處,未來人多了,可以再改成隻有狀元才能擔任博士。
太學博士主要工作是管教育,其次就是奉使巡行,皇帝遇有災異或重大決策時,博士需參與廷議,皇帝問策時,他們需要提供意見,有時被臨時派遣巡視地方,考察吏治民情。
最後是掌承問對,擔任皇室顧問,為天子、太子、諸侯王解惑。
唯一遺憾的就是,第一屆殿試質量怕是不高,修漢官儀的工作,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勝任的起。
不過這個模式值得肯定,劉辯當場應允,“就這麼辦。”
離開尚書台,劉辯派人去公車署,帶些吃食被褥,用以慰問舉人們。
……
南匈奴國,袁紹以南匈奴單於請求幫忙平叛為由,少部分軍隊進駐了龍城,同時派人向天下廣發糧食新建粥棚。
再多的仇恨,抵不過現在一口到嘴的糧食,難民們就差給漢人下跪了。
袁紹找到於夫羅,果斷開口道:“我要土地,要人,先訓練出一個漢械營。”
於夫羅一直在著急這件事,此刻袁紹說出,內心激動萬分。
“好,土地的話簡單,人的話,我的親衛隊怎麼樣?”
袁紹平靜的搖頭,“想要加快訓練速度,需要從頭開始訓練。”
“什麼意思?”
袁紹毫不客氣,“你的兵野蠻慣了,毫無軍紀,我教他們軍紀逼迫太深搞不好還要造反,而且這個過程漫長,我寧願招普通胡人參軍。”
其實就是不好植入崇漢思想。
那些人跟著於夫羅南征北戰,到現在還跟在他身邊沒有散,足以說明他們的忠誠。
於夫羅一聽,覺得有道理,不過他遲疑道:“普通百姓身形瘦弱,戰鬥力不堪,我怕練出來玷汙了漢軍的名聲。”
胡人瘦弱?這個詞還是第一次聽說。
不過也從側麵說明,最近這段時間他們過的有多艱難。
袁紹毫不在意,“軍糧我讓他們吃到撐,最多三月,一個個都是南胡最驍勇善戰的將士。”
“好。”於夫羅驚喜,“我這就安排。”
“招人的事,我讓陳到去。”袁紹把挑選士兵的工作也要了過來。
“你要做的,就是接收漢械營,畢竟天子親自下旨的事,紹得給你辦好。”
於夫羅佩服袁紹的執行力,還以為會是個吃拿卡要,敷衍了事的主。
曾經他們身為藩屬國國王,見老皇帝還要給那什麼常侍太監交錢,現在的大漢真令人難以置信。
當場他就應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