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,崇德殿近在咫尺,考生們呼吸急促,踏入殿中,立刻被大臣們的目光注視。
尤其是他們感覺到頭頂的那道目光,是那樣的熾熱灼烈,雖不敢抬頭直視,但在內心已經勾畫出一名英俊神武的天子模樣。
考生們分列,在座位左邊站立,隨後又是一拜。
劉辯沒著急讓他們免禮,打眼掃過去,下至十四五歲,上至四五十,什麼人都有,還真是參差不齊。
內心不由得歎口氣,更加不抱希望。
好在他提前囑咐過,通過張昭考校著的才子,席位都被分在東側,這邊質量應該會高些。
聽說三甲中有個叫董昭的,這可是曹魏的重臣,官至司徒,做到了如今盧植的級彆,還被封為定侯。
此人應該會有所發揮。
劉辯嚴肅道:“朕紹祖宗重光,開辟鴻業。今拔爾諸生於草萊,升之玉堂,非徒觀文采而已。諸生執卷於此,即入朕之彀中,賢良者當為朕之股肱,明法者當為朕之耳目。”
才子們內心升起激動之情,果然如外界所料,能殿試出成績,今後就是天子門生,一飛衝天。
劉辯拔高音量,“朕承昊天垂象,開科取士。今特備恩賞,以待取之——”
他停頓了一下,兩排小黃門端著朱紅色托盤走出,每個托盤上,都放著寶貝。
“有金牌令箭一枚,以彰身份,有君子劍一柄,劍格鐫朕親令的如切如磋銘,禦廄大宛天馬一匹,紫檀博山冠一頂,
白玉文昌令一枚,得閱蘭台秘藏。朱漆鹿皮弁冠一頂,青驄馬一乘,
三席賜湘竹禦筆十二管,筆鬥刻刻朕親令鐵畫銀鉤徽,玄端錦袍一件,黃檀木鏤花進賢冠一頂。”
如切如磋出自詩經,寓意君子的修養就像加工骨器,切了之後還要再不斷地磨磋,學習和修養最重要的在於能夠堅持不懈,有始有終,要取得一定的成就,就需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、優良的品德修養。
才子中不少人抬起頭,目光火熱的偷看著那群捧著寶貝的小黃門。
等天子說完,戲誌才順勢把話接過來,揚聲道:“考生入席位。”
才子們一言不發的進入席位落座,在全場的環視下正襟危坐,大氣都不敢喘。
但仍有不少人露出異樣的眼光。
王朗的雙眼自從落在那些賞賜上就移不開了,他發誓一定要施展才華,怎麼說也得換身裝備,風光成為天子門生。
董昭低著頭思索可能會到來的考題,華歆開始收拾起紙筆,隨時準備大書特書。
席位尾處,蔣琬眼睛一直在盯著右邊的周瑜,內心頗為震撼,真讓這小子押對寶了。
周瑜勾著唇,君子劍嗎?從這把劍他就能看出,所謂恩科,可不僅僅是考經學。
戲誌才最後重複說明了一下秩序。
大概就是聽到鐘聲必須停筆,出現錯字不得塗改,必須從頭重寫,當然,重寫的話時間應該不夠。
等於說出現錯字,要麼想辦法圓過去,要麼就等著被淘汰。
還有就是,不得喧嘩,姓名寫好後,必須糊起來,再粘貼上小封條,一直到大臣們閱卷完才能統一撕開漏姓名。
卷子上不能有記號之類的東西……
這些規矩早就有人跟他們講解過數次,都了然於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