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秩新政。
現在的製度缺陷太嚴重,嚴重到極大的拖住了朝廷的發展速度。
首先是權責混沌不清,不說文職,就單說洛陽的將軍。
九卿中管洛陽軍事的將士就足有三位。
衛尉、城門校尉、執金吾。
人數更多且更重要的北軍中候,卻連九卿都不算。
其二是層級扁平低效,正常且健康的層級,應當是類似於金字塔。
每往上一層,都有著絕對的權威,一直衍生到皇帝。
如此方便政令的實施。
但問題來了,以現在多少石官秩確定層級,就會發現層級非常離奇。
九卿是二千石官秩,按道理來說這都是各部門的領袖,應當站在金字塔最頂了吧?
實際是地方太守,同樣處於二千石。
導致就連縣令奏事都能越九卿直報三公,稱為“文書盈於閣台,公務滯於州郡。”
監察體製的缺失也是大問題,一州刺史,監察麾下那麼多太守,應該是很大的官吧?
錯,刺史僅有六百石官秩,太監的水平。
最次的小黃門官秩都皆是六百石。
讓刺史去監察能直奏三公和禦前的太守,不合適吧。
還有種種因素。
總之現在的架構是,金字塔尖是太後,縱使天子親政,名義上太後仍然可以拿捏天子。
實際也確實是這樣,太後的小朝廷大於大朝廷和天子的小朝廷少府,她的人可以隨意逮捕皇帝手下的人下獄,但皇帝以及大朝廷不能對她動手。
除非擒賊先擒王,直接將太後軟禁,或者皇帝忍氣吞聲,被抓一個就重新扶持起一個,雙方僵持,直到太後殯天。
然後皇帝之下,上萬石的三公,手裡並無實權,有實權的九卿,官秩卻體現不了差異,就像是平攤的大餅,阿貓阿狗都和他們平級。
那些小朝廷劉辯是覺得沒必要,趁何太後支持自己,全部多貶幾級,四五品頂天了。
劉辯和陳群早就聊過他的想法,今日陳群拿出了初版的九品製雛形來找他交差。
來到章德殿,陳群迅速下拜:“臣參見陛下。”
“來坐。”劉辯朝他招手,今日他沒在龍案後坐著,而是在榻邊,桌子上泡好了茶水。
陳群恭敬的與劉辯對坐,將手裡準備好的東西遞了過去。
“陛下請看。”
劉辯早就等不及了,也不知道他是否能理解自己的意思,拿來查看。
文書排版很整齊,看的出來此人費了心思。
首先是正一品,天子的子嗣居之,皇子公主都在此類。
皇子韶,皇子昀皆在此列。
劉辯倒是忘了這茬,後世好像將皇子公主之類的歸為超品?
他也不是很懂,主要是看這份名單合理不合理。
喜歡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:()重生劉辯,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