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群見天子不像是在說笑,便點頭如搗蒜道:
“臣明白了。”
劉辯對他充滿懷疑,“太後屬官衛尉幾品?”
陳群小心翼翼觀察著劉辯的臉色,回答道:“從三品?”
這已經夠低了吧。
“四品!”劉辯直接給那些屬官降到仆射司馬的水準,隻比五品的太守高一整品。
竇太後能直接插手武帝新政,接連罷免丞相、太尉,還弄死了禦史大夫等重臣,使其新政失敗,除了太後本身的身份光環加持,少不了那些地位甚高的屬官在其中使壞。
他們橫行在外,尋常人敢怒不敢言,從今以後不好使了。
降低屬官的品階,間接收攏了後宮乾政的可能,將權柄集中到大朝廷。
除非太後能垂簾聽政,把手插到大朝廷來,否則小朝廷隻能管自己宮內那點事,這是劉辯想要的。
陳群深深吸口氣,點頭表示記下了,他還有問題。
“咳咳,那些妃子呢?”
這事沒有天子的指示,他可不敢亂劃分,最多隻敢全劃為一品。
劉辯的後宮倒是很和睦,但有些事他得做,哪怕會傷些感情,萬一自己的後代出個老色胚,後宮佳麗一大堆,不得把朝廷吃窮了。
“采女六品,宮人五品,婕妤四品,美人三品,貴人二品,昭儀一品。”
沒算皇後,因為皇後是君。
劉辯擺擺手,“至於什麼良人、八子之類的,通通都不要了。”
漢初,後宮立八品,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長使之類的等級。
後來武帝增加了婕妤、容華等爵位。
漢元帝時又加了個昭儀,僅次於皇後,位同丞相,爵比諸侯,君下第一人,北魏亦沿用,隻不過一代一代更新下去,地位有所下降。
再然後到了王莽,規定了後宮三夫人、九嬪、二十七世婦、八十一禦妻……
非常臃腫,好在光武中興後,光武帝發現了這個問題,裁撤過後隻留下貴人、美人、宮人、采女四等。
接著是桓靈二帝時期恢複昭儀、婕妤兩個等級。
如今劉辯再次做了調整,更加規範合理。
他已經想好了,蔡琰昭儀,伏壽昭儀,糜貞貴人。
剩下的位置,有誰想往他的後宮塞人,讓皇後看著安排吧。
處在這個位置,除了要治理好國家,還得是個無情的留種機器,劉辯已經心累了。
給後世兒孫規定好框架,讓他們自己耕耘去吧。
今天動的腦子有點多,劉辯揉著眉心,又叮囑道:
“多去太學看看,博士們在修訂漢官儀,你跟他們琢磨琢磨皇子們以後就藩的新規定。”
皇子雖然都是一品,但地位上是有差距的,就藩的選擇也需要提前規劃好,省得麻煩。
劉辯還是覺得等韶兒再大幾歲,就早早的將太子定下。
想想自己,在靈帝駕崩的前一晚,也隻是被人稱一句皇子辯,導致大位交接的混亂不堪。
為了激勵陳群的工作熱情,劉辯笑容滿麵的拍著他的肩膀。
“此乃昭寧朝首要新政,愛卿必將名垂千古,這項新政,也將影響後世千年百年,卿想青史留名嗎?”
陳群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,眼睛亮晶晶的點頭,“臣想。”
“去吧!”
“臣告退。”
陳群一走,劉辯就仰躺在床榻上,長歎一口疲倦的氣。
這玩意兒可比以前跟幾個老頭演戲費腦子多了。
躺了一會兒,他突然又坐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