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場上,張魯率領教徒突圍,他們向南廝殺。
飛熊軍騎兵在背後不斷追殺,楊任一茬又一茬的留人墊後,真讓他們甩開了追兵。
張魯麵色鐵青,因為他手下隻剩下了一萬人。
想他巔峰時期,共有八萬道兵,信徒無數,如今隻能灰溜溜的帶領一萬殘兵回去。
他沒有當場崩潰已經是心理素質強的了。
此時他提出走大路,卻遭到楊任勸阻。
“天師,若是走大路的話,身後騎兵必將窮追不舍,想要甩開他們,我等唯有翻山越嶺走小路才能尋得一線生機。”
張魯覺得有道理,他現在隻想平安回到益州,繼續發展勢力,重新拉攏起軍隊。
“那就走小路。”
雖然崎嶇難走,會耽誤兩三倍的時間,但勝在安全。
道兵隨著張魯,一頭紮進山道。
……
西縣,位於冀縣南方,如今已經落入李業之首。
借助此地,益州軍可以將兵鋒指向漢陽郡各城,首當其衝的便是冀縣。
益州軍繼續北上,穿梭在山林間,很快就趕到冀縣外圍,高聳入雲的城牆,令李業心中豪邁之氣油然而生。
曾經,袁紹便是在此組織聯軍會盟,最終平定百年羌亂,涼州安定。
如今,該他李業來做這件事了。
他有預感,自己可能成為下一個涼州刺史。
激動之餘,李業下令道:“準備攻城。”
益州軍展現非凡的軍事素質,伐木,打造攻城器械一氣嗬成。
這支軍隊,經過張任親手調教。
守城方為折蘭鐵勒,兵不過數千,不斷下令拆房屋製作成滾木搬上城牆。
不多時,攻城戰展開,折蘭鐵勒命令床弩、霹靂炮全力傾瀉。
在他的布置下,冀縣大有一副能擋住十萬人半月的架勢。
李業隻會瘋狂的讓人進攻,軍隊傷亡日益激增。
鄧賢實在無法忍受下找到他,道:“讓將士們歇歇吧,另想辦法攻城。”
“不行,必須拿下城池!”
都打到這來了,不管付出什麼代價,他都要將城池拿下。
鄧賢的心沉到穀底,尋常的勸誡已經無用,既然如此隻能想想辦法。
彆說,他還真有了一計,皺眉道:“冀縣之北有一河,名為渭水,距離冀縣北城牆唯有七八裡的距離,如果派人牽製漢軍,同時鑿河床,引水衝之,北城必垮。”
城牆一旦垮了,他們便可暢行無阻。
李業思考著可行性,頓覺是好計,當場點頭道:
“好,我撥你一萬人,儘快實施。”
鄧賢拱手退下。
……
冀縣,折蘭鐵勒不敢有絲毫大意,來回奔走以防防線出現差錯,巡視到北城牆時,麵色劇變。
此城依水而建,依的就是大河渭水。
一旦河水決堤,再想守住城池可就難了。
現在的他能目視叛軍鑿河,弓箭的射程遠遠夠不著他們。
叛軍還擺下不少人嚴陣以待,就等著他們出城乾擾。
這是陽謀,不去就隻能等著渭水決堤,去的話是在找死。
周邊嘈雜的很,各種喊殺聲充斥著聽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