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德殿裡靜謐無聲,皇帝郭威高坐丹陛之上,麵色嚴肅。
馮道、李穀、範質、魏仁溥、柴榮、李重進、張永德,還有一眾禁軍高級將領,俱都在座。
徐灝是最後一個到的,他在軍營接旨,太監催得急,連衣服都沒換,就匆匆趕來。
直到進了端禮門,才反應過來這樣見君頗為不雅,臨時去門下省借了一件官袍披上。
“臣,參見陛下”
徐灝進了大殿,長揖施禮。
郭威是知道他最近一直在軍營的,看著這個女婿如此勤於王事、英氣勃發的樣子,不由得很是欣慰,上次沒白罵他,不由得嘴角勾了起來。
“你且坐好”
皇帝說完話,拍了拍巴掌,幾個太監推著一麵巨大的屏風從裡麵出來。
徐灝莫名其妙,扭過頭來,看了看柴榮。
柴榮下巴向地圖上揚了揚,又向上麵的皇帝揚了揚,示意不要急,聽皇帝說。
“眾卿請看”
郭威又拍了拍巴掌,兩個宦官拉著一張巨大的地圖出來,把它釘在了屏風上,地圖上畫著幾個紅色箭頭,望之頗有些觸目驚心。
“昨日收到奏報,南唐起兵二十萬,兵分三路,前來伐我,眾卿皆是朕股肱之臣,計將安出?”
郭威不愧是馬上天子,雖麵臨如此情況,語氣中還是不慌不忙。
“南唐北伐????”
徐灝搜腸刮肚的回憶,好像曆史上沒有這場戰爭啊,看來曆史已經改變了,是不是因為我的到來?
李穀是宰相,首先發言:“陛下不須憂慮,兵來將擋就是,可宣召忠武、鎮安、歸德、武寧四節度,領兵抵抗,如今正值盛夏,天氣如火,糧草轉運不便,南唐雖富,卻決不能持久,待其糧儘,自然退兵”
“臣附議”幾個文官紛紛開口。
“此老成之言”皇帝評論道。
這雖然是個笨辦法,卻勝在四平八穩,不易出錯,正應了兵法上的“結硬寨、打呆仗”。
郭威說完,把目光轉到了武將身上,目光探尋。
李重進想爭個表現,站起來作揖道:“臣願率兵,為陛下解憂”
柴榮瞥了李重進一眼,目露不屑,站起來走到地圖前,細細研究。
徐灝也跟著站起來,和柴榮並肩而立,一齊看著地圖。
幾個禁軍將領也跟著圍了過來。
大殿裡又安靜下來。
好半天之後,柴榮躬身施禮:“陛下,臣有一計”
說到這裡,瞟了一眼徐灝,目光閃過一絲笑意:“臣有一計,敵既分兵而來,我若同樣分兵抵抗,豈不正中敵下懷?臣建議,管爾幾路來,我隻一路去,避實擊虛、避強擊弱,集中兵力,先殲敵於西路,威脅敵中路軍側翼,看他退不退兵”
這正是當年在大名府,柴榮和徐灝初見之時,論戰的結論。
高懷德立即支持:“晉王所言極是,臣附議”
“敵人若是不退呢?”
徐灝忽然喊了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