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唐的內鬥都鬥到這裡了,內鬥要亡國,亡國更要內鬥,最後的結果就是玉石俱焚。
縱觀曆史,多少強盛的王朝倒在內鬥上,明末時,李自成在外麵拚命的打,北京城內的大小官僚在後麵拚命的貪,給皇帝逼得沒辦法,崇禎不得已向大臣們攤派,借錢打仗,意思是咱先打退反賊,你們在接著貪行不?
明朝大臣一齊回答,不行,你不讓我貪,那我換個能讓我貪的,沒幾天就打開城門,把皇帝給賣了.......
說遠了,皇甫暉這一慢不要緊,直接反應在戰場上,反倒讓增援而來的李重進進退維穀了。
當日禁軍軍議,已經定下策略,還是選擇先打敵最弱的西路軍,等殲滅了敵人,再掉過頭來收拾中路的李弘冀。
李重進帶著兩萬禁軍,與鎮安節度使王緒合兵五六萬,集中了絕對優勢兵力,在許州等了七八天,敵人卻遲遲不來。
戰場上形勢一日數變,讓李重進指揮僵硬,缺乏應變能力的缺點暴露無疑,他這個時候最正確的選擇,要麼是主動迎上去,尋機殲滅敵人,要麼是果斷轉身,利用時間差,集中兵力去打擊敵中路軍,主動給中路戰場減輕壓力。
而不是徘徊無措,兵法中的“以逸待勞”可不是這麼用的。
可是李重進竟然呆在許州不動,飛馬向汴梁請示,這一來一回,又是幾天時間,徒然貽誤戰機。
郭威接到戰報,縱觀整個戰局,敏銳地發現一絲不妥。
東路軍的邊鎬在那夜潰敗之後,逃出上百裡才穩住陣腳,收攏了兩萬多殘兵,也許是怕就這麼回去,皇帝要怪罪,乾脆領兵去攻擊宿州。
南唐兵雖然野戰能力不行,士氣低落,但是攻城還是能做做樣子的。
宿州是徐州門戶,不容有失,郭威傳旨王彥超,守好宿州,便是大功一件。
西路的皇甫暉雖然像是烏龜一般,一天走十裡就停下,但那也是確確實實的三萬大軍,不得不防。
中路的李弘冀手裡是唐軍主力,足有十二萬人,這個重兵集團如果擋不住,就會一直逼到汴梁城下,汴梁四麵曠野,無險可守,如果真有這麼一天,那就麻煩了。
現在後周的問題很明顯了,那就是兵力不足。
王彥超手裡隻有那一萬多人,兵力使用已經到達了極限,又要防守宿州到徐州的廣大地域,實在抽不出兵力。
而中路的歸德節度使劉信,手裡也是不到兩萬人馬,實在擋不住敵人十二萬大軍。
如果敵人抱成一團,步步為營的逼上來,那可是十二萬人,該如何應對?
李重進這個混賬東西,不去支援劉信,反倒在許州蹉跎。
郭威對李重進失望透頂,立即傳旨,罷李重進南麵招討使,拜柴榮為大將軍,領兵出鎮宋州,節製各軍。
這個時候,被郭威忌憚的李弘冀在哪裡呢?
答案是李弘冀過了淮河,走出五十裡以後,就紮營不動了........
皇甫暉好歹一天還前進十裡,他李弘冀乾脆一動不動。
每日裡隻是派出騎兵,向前搜索,外加擄掠。
“好好好,你立了大功了”
李弘冀乃是李璟長子,今年二十八歲,年富力強,軍事能力出眾,先前駐守潤州,大破來犯的吳越軍,斬首萬級,在軍中威望很高。
他身著一身紫袍,頭戴軟腳襆頭,拿著一張紙條,哈哈大笑,臉上帶著幾分潮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