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把石守信、王審琦等人都調入自己麾下,有了自己的心腹,“義社十兄弟”就是在這個時候成型的。
柴榮剛回到大梁,屁股還沒坐熱,淮南又出事了。
南唐雖然丟了壽州,但是濠州尚在手中。
濠州靠近淮河南岸,倚山帶水,東鄰楚、泗二州,西近壽州,是南唐控扼淮河的軍事重鎮。
五月,南唐濠州監軍郭廷謂與州將黃仁謙,領輕舟溯淮河而上,直奔渦口,放火焚燒了浮橋。
後周措手不及,大敗之下,傷亡極眾,在渦口囤積的軍糧全部被燒毀。
正陽和下蔡的浮橋,是周軍後勤的主要通道,被破壞對後周朝廷震動極大。
柴榮本來想回到大梁,和重臣們商議怎麼處置徐灝的問題,這家夥連連抗旨,上次是六穀部,這次是耶律璟。
下次也不知道要找什麼理由,雖然征服西域是巨大的功勞,但是不能掩蓋他抗旨不尊。
但是前線的大敗,讓他來不及琢磨徐灝的事,五月,他又一次南下...........
這一次後周共征發了十萬大軍,氣勢洶洶而來,柴榮是想畢其功於一役,奪取南唐淮南十四州,徹底改善中原的戰略環境。
隻有搞定了南唐,他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收拾徐灝。
最怕的就是徐灝和李璟勾結在一起,那就麻煩了。
柴榮率領大軍水陸並進,包圍了濠州,四麵攻打。
一直打了三個月,還是不能攻克,在冷兵器時代,攻擊堅城一向不那麼容易,圍城一兩年尚且不能攻克的,比比皆是。
柴榮雖然攻不下來,但是城裡的郭廷謂也堅持不住了。
九月的時候,他上表柴榮:“臣全家都在江南,倘現在立即投降,恐全家人性命難保,請允我報告唐主,俟批準後隨即出降。”
這就明顯是緩兵之計,但是柴榮為了收攏江寧民心,還是捏著鼻子認了。
一直等到九月十九日,柴榮得知南唐戰船數百艘在渙水在安徽五河縣境內流入淮水)東,打算救援濠州。
於是當夜發兵水陸並進,大敗南唐軍於洞口今安徽鳳陽東北),殺唐軍5000餘人,降2000餘人,奪戰船300艘。
得知援軍被殲滅,郭廷謂領兵萬人、糧數萬斛投降後周。
濠州的失守,讓金陵城內引起巨大震動,這代表著淮河防線已經被徹底擊破,南唐也沒有能力再派出援軍,淮南的丟失,已經是時間問題了。
金陵城中,到處皆是傳言,說是皇帝要南幸洪州。
“皇太弟”李景遂,生怕李璟自己逃了,把這個爛攤子丟給自己,索性搶先上表,堅決辭去儲君之位,要求去洪州,為陛下打前站.........
淮南警報雪片一般飛進宮中,李璟急得要死,卻毫無辦法,他既沒有勇氣禦駕親征,又不想乾脆投降,左右為難。
無可奈何之下,提筆填下一闕詞:“菡萏荷花花苞)香銷翠葉殘,西風愁起綠波間。還與韶光共憔悴,不堪看。細雨夢回雞塞遠,小樓吹徹玉笙寒。多少淚珠何限恨,倚闌乾。”
這《攤破浣溪沙》填的如何?填詞水平絕對不比他兒子李煜差,這爺倆都屬於被皇帝職業耽誤了的“文學家”
喜歡穿越五代末年請大家收藏:()穿越五代末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