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德七年正月初三午後,趙匡胤率領大軍回軍大梁。
回日,他遣苗訓和王彥升分彆先一步回京。
苗訓一入京師,立即求見範質等宰相,強調“不傷害後周皇室及公卿”的承諾,並宣稱趙匡胤是“被迫稱帝”。
大梁城中頓時人心惶惶,魏仁溥試圖拉攏在京的禁軍反抗,但是緊接著,王彥升隨後率領精銳騎兵返京,石守信和王審琦打開了城門。
可憐汴梁禁軍這麼多將領,全成了寒蟬仗馬,沒有一個人敢於領兵勤王護駕。
隻有檢校太尉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站了出來,郭威對他有知遇之恩,柴榮待他更是親厚。
當時他正在宮中當值,聽說叛軍進城,從宮中飛馬而出,想去召集兵馬抵抗。
奔至禦街,正巧王彥升領兵而來,兩邊走了個對頭,韓通見王彥升勢大,拔馬就走,意圖先躲避一下,以圖後舉。
但是王彥升天生殘暴,一直追了下去,追至韓通家,將其一家老小,一個不留全部殺死。
韓通是這場政變中,唯一被殺的禁軍將領。
苗訓和王彥升,一個白臉一個紅臉,把大梁城中局勢穩住了。
當日傍晚時分,趙匡胤領兵進城,完全控製了汴梁。
晚間,趙匡胤至殿前司公廨,宰相範質等人被趙匡胤所派將士押來。
範質怒氣勃發,梗著脖子喝道:“先帝養太尉如子,今身未冷,奈何如此?”
意思是,先帝屍骨未寒,你就這樣欺負孤兒寡母?
沒等趙匡胤說話,殿前司散員都虞侯羅彥瓌,拔刀怒道:“我輩無主,今日必得天子”
趙匡胤裝模作樣的喝退羅彥瓌,柔聲安撫:“我也是沒辦法.......”
麵對鋼刀,範質還是怕了,默然不語。
正沒奈何時,衣角被扯了扯,範質扭頭一看,是王溥扯他。
王溥一用力,拉著範質跪了下來,高呼萬歲。
魏仁溥則是直立不跪,沉默不語,既不投降,也不反抗。
搞定了宰相們,第二日清晨,趙匡胤帶兵進宮。
趙太後帶著小皇帝,在趙匡胤進城時,就已經主動遷往西宮。
翰林學士陶穀就在文德殿掏出事先擬好的禪位詔書,逼迫柴宗訓禪讓。
從領兵出京到黃袍加身,一環扣一環,一項接一項,簡直像是提前演練過一般,若說這不是事先準備好的,鬼都不信。
柴宗訓才七歲,他有什麼辦法?趙太後降下懿旨,宣布皇帝禪位,後周王朝滅亡。
顯德七年正月初四公元960年2月4日),趙太後降下懿旨,宣布皇帝禪位,後周王朝滅亡,趙匡胤在崇元殿繼皇帝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