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廣義為了表示自己“忠字當頭”,特意叫人不要碰哥哥的屍體。
一進屋子,徐灝嚇了一跳,隻見趙匡胤直挺挺的靠牆站著,怒目圓睜,那雙白多黑少的眼睛,似乎緊緊盯著進來的人。
徐灝長歎一聲,這趙匡胤說起來,也確實是個人才,可惜可惜。
當下長揖一禮,正色道:“將軍請安心上路,汝父母兄弟,我會善待.........”
一句話說完,隻見趙匡胤屍體一軟,“咚”的一聲,栽倒在了地上,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也閉上了。
禁軍既降,淮南就被收入囊中,彰武軍會合禁軍,共十萬大軍飲馬長江。
這時南唐傳來消息,李璟駕崩,太子李從嘉繼位,改名李煜。
七月,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,帶頭上書投誠,北方的節度使們,也跟著他,紛紛加入,形勢越來越有利,北方徹底平定,後顧之憂已去。
於是,新任宰相趙光義,為表忠心,帶頭上書,請徐灝渡江,收南唐於版圖,進而統一南方。
金陵城中的青玉,也不斷遣人過江,要徐灝儘快南下,她已經聯絡好南唐大臣,大軍一到,便即開城。
加上襄陽已在手中,長江中段門戶洞開,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具備,到了統一南唐的時機了。
曆史是個戰略大師,他的詭異之處,在於它往往在你不注意的地方,在你不提防的時間,給你來一記重擊。
就在徐灝下定決心,將要渡江南下,統一中國的時候,北方的遼國傳來一個重要的消息,遼國發生政變,南院樞密使高勳、飛龍使女裡刺殺了蕭思溫。
北方的耶律璟大喜,率軍進攻東京遼陽府,十五歲的耶律賢,在耶律休哥等大臣擁護下親征,和耶律璟鬥在一處,雙方都是傷亡慘重,精疲力儘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遼國政局出現重大變故,考驗人的時候到了,是按照原計劃南下,還是放棄南方,先掉過頭經略北方?
以現在徐灝的國力而言,不可能兩麵開戰,那是自尋死路。
汴梁的範質等人,連夜出京南下,來到壽州,討論這個情況如何處置。
七月一日,眾臣在壽州進行了一次朝會。
會上吵得不可開交,文臣的意見是繼續南下,不要管北方,先集中實力統一南方,然後掉過頭去收拾遼國,因為現如今南方人心惶惶,正是南下之時,如果錯過,下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,還能有這樣有利的時機了。
用範蠡的話來說就是“天與弗取,反受其咎”
大多數武官的意思,也是這樣,滅國之功就在眼前,這些人多少都被蒙蔽了雙眼,當然這也怪不到他們,人性就是如此。
隻有孟浮生和劉明德,堅決要求先北征,放南方於不顧。
安遠侯孟浮生慷慨激昂,當著中眾臣的麵怒斥:“你等目光為何如此短淺,縱觀曆史我中原大敵從來都是北方草原,古有匈奴,中有鮮卑突厥,現在則是契丹,未來不知還有什麼,如今北方亂局,正是大好機會,收遼東於版圖時............”
勇毅伯劉明德說起話來,就沒那麼文縐縐了:“南唐又沒有生腳,又不會自己跑了,要俺老劉看,安遠侯說的在理,這就好比你有兩個鄰居,一個祖上強得可怕,另一個一直很弱,現在強的哪家自己兄弟內亂,不趁他病要他命,更待何時,難道要等他在強起來?”
話糙理不糙,這個大老粗,居然把天下局勢說的明白透徹,真是個人才。
喜歡穿越五代末年請大家收藏:()穿越五代末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