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火光衝天的李府內,李德尚宛如一頭瘋狂的野獸,手中長刀揮舞得密不透風,刀光閃爍間,儘顯淩厲之勢。他猛地大喝一聲,身形如獵豹衝向敢死隊員,手中長刀高高舉起,帶著千鈞之力狠狠劈下。兩名敢死隊員躲避不及,瞬間被砍倒在地,鮮血汩汩流出,染紅了地麵。
譚威見狀也是起了血性,心中怒火中燒大喝一聲:“漢奸受死!”提刀迎了上去。刹那間兩人刀光交錯,火星四濺。李德尚不愧是武將出身,絕不是花花架子,他刀法狠辣,每一招都直逼譚威要害。譚威雖奮力抵擋,但李德尚攻勢太猛,一個疏忽譚威手臂被劃出一道深深的傷口,鮮血順著手臂流淌而下。
隊友們見譚威受傷紛紛圍了上來,將李德尚團團圍住,譚威深知此時不僅要在敢死隊中立住形象,更是今後能否立住的關鍵,此時槍和匕首不能用,這麼多小弟看著呢,必須硬剛給大家看看。他強忍著傷口的劇痛,大吼一聲使出渾身力氣,朝著李德尚猛力劈砍,自創的五式刀法開始起作用,越舞越趁手。
擊退李德尚鋒芒後,譚威開始冷靜,學過搏擊和運動力學的他巧妙地與隊友配合,趁著李德尚應對其他隊員攻擊的間隙,瞅準時機,刀鋒一轉,狠狠刺向李德尚。李德尚躲避不及,被譚威重傷,手中長刀“當啷”一聲掉落。譚威可不講什麼武德,手起刀落,將李德尚斬殺。譚威高高舉起手中長刀,上麵還滴著李德尚的鮮血,他大聲高呼:“李德尚已死!逆賊已伏誅!”
李德尚的親衛們目睹這一幕,本來最忠心的家丁軍大部陣亡,剩下的本就搖擺,此時看著譚威那渾身浴血卻依舊勇猛無畏的身姿,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恐懼與求生欲望。他們深知大勢已去,紛紛放下手中武器跪地投降,譚威果斷下令集中速斬頑固抵抗的,對跪地者不傷。
隨後譚威手持李德尚的頭顱,縱馬在城內四處高呼:“李德尚已死,逆賊已亡,爾等莫要再做無謂抵抗,做那勾結滿清的漢奸!”這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,傳入每一個城內守軍的耳中。原本就不知所措的城內守軍,聽聞此消息,頓時人心惶惶,士氣全無。
與此同時徐家人按照計劃,配和另一小隊成功打開了東門。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時的聯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。城外靜海軍的將領們也趁機向城內兵營喊話勸降:“兄弟們,李德尚已死,你們不要再為他賣命了!我們本就不該與滿清勾結,如今迷途知返,尚可保全性命!”
城內兵營中的士兵們,本就沒幾人真心願意跟著李德尚與滿清勾結,而李德尚的幾個心腹將領大都夜宿城內,早就被譚威有心阻住回不了營,此刻營內見大勢已去,稍作猶豫後,在幾個兵頭帶領下紛紛放下武器直接投降,那幾個兵頭跟譚威喝過酒,想賭一把和譚威的交情。
隨著天色漸漸亮起,城內的戰鬥終於結束,這場戰鬥中,李德尚、李七皆伏誅,聯軍憑借著英勇的作戰和巧妙的策略,傷亡較小。而靜海軍的精銳部隊,在見識到聯軍的實力和大勢所趨後,也選擇了歸降。戰鬥結束後,譚威坐在一旁,忍著傷痛,讓隊友幫忙包紮傷口。郭函則忙著安撫城內百姓,充當維持兵的衙役們大聲喊道:“大家莫要驚慌!亂軍已被平定,大家安全了!”
同時下令軍隊集中,以便統一管理和調度,張龍則帶著一隊士兵,在城內四處巡查,確保沒有漏網之魚,郭函在李德尚的書房中仔細搜查,終於找到了他與滿清人寧甫往來的密信。他如獲至寶又迅速抓捕了李德尚的心腹,對其進行嚴刑拷問。
在強大的壓力下,幾位心腹交代出了他們密謀的詳細情況,郭函不敢耽擱,立刻將密信與口供整理好,選派幾名精悍的士兵,送給馬科,由其斷決。
清晨柔和的陽光灑在靜海城中,驅散了昨夜激戰留下的陰霾,雖然速戰速決,並沒有影響到靜海城的日常,安民措施也做得很好,可百姓還是較少出門。郭函神色沉穩,有條不紊地處理著靜海戰後的各項事務。他身著戎裝,身姿挺拔,站在原靜海官衙的大堂之上,目光威嚴地掃視著台下一眾官佐。
“如今城內戰事已平,靜海百廢待興。”郭函的聲音不是很仁慈,在大堂內回蕩,“你們皆是此地的官員,熟悉本地事務,即日起各司其職,恢複城中秩序,安撫百姓。”官佐們紛紛領命,不敢有絲毫懈怠,各自匆匆離去,準備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。
城內戰事的平息,讓緊繃的氛圍逐漸緩和,譚威回到臨時營帳,解開上衣,仔細檢查自己的傷口。昨夜與李德尚的激戰,讓他身上增添了不少傷痕,但他的知道這些都是勳章。他在敢死隊中的表現,勇猛善戰且指揮得力,引領著隊員們衝鋒陷陣。
這算是在軍中立住形象了,目前他在敢死隊中備受尊敬,官兵看向他的目光中,滿是敬佩與感激,這就是武人的規矩,尊重是打出來的,富貴是殺出來的。就在譚威專注於傷口時,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。一名小校匆匆走進營帳,恭敬地行禮後說道:“壯士,郭將軍有請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譚威微微一愣,心中暗自思忖,隨即趕忙整理好衣物,隨小校來到郭函營帳。郭函見到譚威,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:“譚威,此次靜海之戰,你立下大功。馬科總兵賞識你的才能,因此戰前便授意於我,若此戰得勝,便讓你暫時領軍駐守靜海。”譚威聽聞心中又驚又喜,不過迅速冷靜下來了。
自己雖初露鋒芒,但尚無根基,日後必定會一心依附於馬科,這也是馬科提撥自己的原因。如今的大明,正值與滿清對峙,李自成和張獻忠偃旗息鼓,是難得的短暫安穩期,也正是黨朋糾扯得好時期,東林那幫偽君子,哪個不傍身幾個武將,而武將之間,又有誰不私下交聯呢。
對於像譚威這樣毫無根基得清白紙,正是適合培養的對象,一個是他毫無根基,隻能依附自己的伯樂,二是其勇武過人,這次立有大功,正好順水推舟。
郭函接著宣布馬科軍令:“現任命譚威為代理參將,張龍為副手,統轄一千二百人,其中包括敢死隊員與原部分靜海軍士,藉此好好守好靜海,隨時響應山海關。”譚威連忙跪地謝恩:“多謝馬總兵的信任與提拔,譚威定當不負所托,儘心儘力守護靜海。”
郭函笑著扶起譚威又道:“不僅如此,馬總兵還將李七的府第及財產、奴仆贈予你。”這也算是馬科吃肉,譚威喝湯了,畢竟李德尚府邸馬科如何處置,就懂事點彆問了,這也算跟著新上司做臟事,鐵打的私交了。
譚威沒想到戰後竟獲如此厚賞,心中滿是感激。謝過郭函後譚威回到自己營帳。此時他心中開始掛念起雲琴和月畫,她們還在徐府,不知情況如何。正擔憂間張龍走進營帳,看到譚威一臉憂慮,便笑著說道:“現在要稱譚將軍了,您放心去休息吧。兵士們的安置,我會妥善處理。您剛升任代參將,又受了傷,得好好調養。雲琴和月畫姑娘那邊,我也會派人去了,將軍莫要太過憂心。”
譚威很滿意地看著張龍說道:“有勞兄弟了。可我實在放心不下她們,還是想去徐府看看。”張龍拱了拱手說道:“將軍儘管去,這邊有我。”於是譚威帶著兩名小校,邁著略顯急切的步伐,朝著徐府走去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