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威笑著拍了拍安盛的肩膀,繼續說道:
“我已為你精心挑選了一位得力副手叫陳六子,他曾是私鹽販子,武藝高強,在江湖上摸爬滾打多年,對各地的情況了如指掌,有他協助你,定能事半功倍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說著譚威從桌上拿起一份名單,遞給安盛,“這是南北大商戶的名單,你拿著它,去開拓屬於我們的商路。”安盛雙手接過名單,心中雖仍忐忑,但看著譚威的眼點頭應下,不過要讓安盛脫去文人的長衫,還是需要點時間的。
兩天後陳六子帶著幾位手下,如約來到開州,譚威親自接見了他們,陳六子一見到譚威,便抱拳行禮:
“譚將軍,我陳六子如約前來!”
譚威微笑著點頭:“陳壯士,此番找你來,是想讓你協助安盛兄弟開拓商路,做的也算你的老本行,不過是換了種方式。”
陳六子一聽,微微一怔,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道:“將軍,這……倒是出乎我的意料。不過既然將軍吩咐,我陳六子定當儘力!”
譚威走上前,拍了拍陳六子的肩膀說:“跟著我做事,不會讓你吃虧。隻要你能助安盛理順商路,那便是大功一件,到時候我還可為你錄入軍籍,讓你有個光明正大的身份。”
陳六子聽了,心中十分感動,對譚威更加服氣,當即單膝行禮:“將軍如此厚愛,我陳六子這條命以後就是將軍的了!”果真是江湖人的痛快。
隨後譚威安排安盛和陳六子見麵,兩人在書房中相對而坐,譚威簡單介紹了一番後,便讓他們商議南行事宜,安盛還是有點端著,他骨子裡的士人傲氣讓他言語有禮而不親近:
“陳壯士,此番南行,路途遙遠,且多有艱險,我們需得仔細謀劃。這路線該如何規劃,還得聽聽你的意見。”
陳六子伸手摸了摸下巴,指著桌上攤開的地圖說道:“安兄弟,依我看,咱們從開州出發,先到曹州,曹州乃交通要道,便於補給。而後沿運河南下,這樣既能保證路途安全,又能借助水路的便利。”
安盛聽了,覺得有理,微微點頭表示讚同,接著兩人又對人員分工、貨物裝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,從馬匹的挑選,到貨物的擺放,事無巨細,都一一斟酌。
經過十多天緊鑼密鼓的準備,一切終於就緒,這日清晨,陽光灑在開州城門前,安盛、陳六子率領著三十多人,帶著二十多輛馬車,整裝待發。
馬車上裝載著精密鐵器、北方皮貨等貨物,這些都是譚威精心挑選,準備運往江南的,商隊的坐騎和拉車馬均選用察哈爾馬,此馬耐力強、速度快,十分適合長途跋涉。
陳六子走到譚威麵前抱拳說道:
“將軍,一切準備妥當,我們這就出發!”
譚威看著整裝待發的商隊,神色欣慰道:
“一路小心,遇到什麼問題,及時想辦法解決。”
陳六子點頭稱是,隨後翻身上馬。
臨行前陳六子向譚威建議:
“將軍,我們此番前往江南,路途遙遠。等返程時,在杭州租用貨船走海路到登州,這樣既能節省時間,又能多運些貨物,而且餘出的馬匹就地賣了,可獲利數十倍。”
譚威聽了略作思考,覺得此計可行,便同意道:
“好,就依你所言,另外登州有我在靜海府上的省外農莊,你們到了那裡,可將其作為貨物中轉地,方便後續運輸。”
安盛望著走在商隊前方的陳六子,心中始終縈繞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戒心,在他的認知裡,私鹽販子長期遊走於律法邊緣,為求利益不擇手段,心狠手辣幾乎成了他們的代名詞。
此次與陳六子一同踏上開拓商路的旅程,安盛內心滿是不安,總覺得前路暗藏危機,不知這一路上陳六子會做出什麼難以預料之事。而陳六子呢,瞧著安盛那副文質彬彬的書生模樣,說話做事都透著一股文縐縐的勁兒,不禁在心底犯起了嘀咕。
他暗自思忖,這安兄弟如此年輕,又從未經曆過江湖的大風大浪,麵對商隊途中隨時可能遭遇的各種風險,真能妥善應對嗎?
兩人各懷心思,卻因職責所在,不得不一同前行。好在從開州出發,順利過了曹州、邳州,一路波瀾不驚,倒也平安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