麵對州城修建這種大事,開州官吏在譚威的鼓勵下早已養成了暢所欲言的習慣,也就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。譚威率先站起身,大體說了下想法:
“諸位,此次瘟疫給我們敲響了警鐘,州城水文環境刻不容緩,修建水道,既能整潔巷道,又可以防止汙水滋病。我將著手於開州四坊六門建設地下水道,大家有什麼想法和建議,都可以說出來。”
朱常湘聞言,立刻站起身來:
“大人,我認為此次不僅僅是改造水道這麼簡單,即然大建,我們完全可以借此機會,對開州城進行一次整建。如今開州人數日益增多,坊道密集,諸多隱患,火災一起,必定連片遭殃,而且私建侵公,今後也是個麻煩,最重要的是城內墳陵分散,最好統一遷移。”
朱常湘言辭懇切地指出開州城市存在的諸多問題後,張定理用力地點點頭,其實這些事情二人已經討論過了,如今就是借譚威城建的機會一起整治,他補充道:“朱公所言極是,這墳墓問題如今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,城內外那一座座雜亂無章的墳地,不僅占用了公地,還使得新遷入的百姓建房無地可尋。而且墳周多植木,火災隱患實在太大了!”
譚威微微皺眉緩緩說道:“州城改造牽一發而動全身,涉及麵甚廣,必須講究方式方法。我看咱們可提前將改造方案擬定出來,發布公告,廣泛征求百姓的意見。如此既能讓百姓參與其中,又能避免後續出現不必要的溝通麻煩。”
譚威略一思索後又提議道:
“依我之見,官府可在城外尋一處風水好的地方,劃出一片地來建公墓。將那些零散分布的墳墓統一外遷過去。如此一來,既能解決墳墓占地雜亂的問題,又方便祭祀和維護。”
張定理眼睛一亮,忍不住拍手稱讚:“大人此計甚妙!這確實是個一舉多得的好辦法。”
隨後譚威又補充道:
“除了這些,我們還應合理劃分區坊,留出足夠的空場,以供百姓休閒集會;規劃出綠地,讓州城多些生機與清新。”
譚威思慮周全,安排妥當,將具體事務交由朱常湘和張定理負責。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,迅速召集各曹判司,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,最終發出了公告。此公告一出,瞬間在百姓中引發了熱烈的爭論,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,充滿了期待。
疫情過後譚威深感身心俱疲,決定給自己放個假,好好處理一下私事。此時他的婚期日益臨近,這本該是件令人欣喜的事,可譚威卻對大婚的繁瑣手續頭疼不已。
譚威身為開州舉足輕重的人物,大明的新銳之星,平日軍政事務纏身,每日從早到晚,不是在軍營中指揮訓練,就是在衙門裡處理公務,忙得連軸轉,實在抽不出絲毫精力去顧及婚禮的繁瑣細節。
經過一番考慮,他決定委托孫楓林幫忙操辦自己的大婚,譚威找來孫楓林囑咐道:
“孫管家,我這整日被軍政之事困住,實在無暇顧及婚禮。你辦事向來穩妥,這大婚之事,就全仰仗你了。”
孫楓林連忙起身,拱手應道:
“將軍放心,此事包在我身上,定不會讓您失望。”
譚威和英娘身份尊貴,孫楓林心裡清楚,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婚事,責任重大,稍有差池,便可能引發諸多問題,因此絲毫不敢懈怠。
在籌備婚禮之前,雙方早已通過八字合帖,結果顯示二人八字相合,這讓所有人人都十分欣喜,畢竟在古代,這種事情很嚴肅,隨後按照習俗,順利交換了庚譜。
接下來孫楓林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操辦婚禮聘禮,他先幫譚威完成了“過文定”這一重要環節。在大婚前一個月,孫楓林特意挑選了一套莊重的禮製服飾,穿戴整齊。他命人精心準備好三牲酒禮,自己則親自帶領著一行人,鑼鼓齊鳴地前往宗人府。
到了宗人府門,孫楓林見到宗人府的錄事,孫楓林立刻拱手行禮,恭敬地說道:“大人,我乃受譚威將軍所托,前來奉上聘書。”說罷小心翼翼地取出聘書,雙手遞上,同時懂事的塞了紅封。
宗人府上下對孫楓林的到來十分重視,宗正熱情地接待了他們,接過聘書後,仔細查看,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:
“譚將軍如此用心,可見對這門親事的看重。”
孫楓林笑著回應:“將軍對郡主一片赤誠,自然是事事都要做到最好。”雙方寒暄一番後,孫楓林才告辭離開。
完成“過文定”後,緊接著便是準備“過大禮”,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,男家需擇良辰吉日,帶著豐厚的禮金、各式各樣的禮品以及詳細的禮書,送往女家。
孫楓林考慮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性,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心挑選禮品,從珍貴的金銀首飾,到精美的綢緞布匹,再到寓意吉祥的各種物件,每一樣都經過他的仔細考量。
他還仔細核對禮書內容,找來開州學政一起研究,確保每一個字、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。到了出發那天,孫楓林親自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,將“過大禮”的物品一一送往昌平。
考慮到陛下賜婚涉及多個衙門,為了讓事情順利進行,孫楓林懂事地私下給宗人府、禮部的各衙門口送去了足夠份量的孝敬。他心裡清楚,譚威有錢,這些花費對於譚威來說雖不算什麼,但卻能為婚禮的籌備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。
果然宗正看到如此用心的準備,對譚威的印象也愈發良好,感慨道:
“譚將軍做事果然周全,陛下賜的這門親事真是英明呀。”
訂禮完成後,婚期一天天逼近,譚威開始著手準備前往昌平州迎娶英娘,直到此時,譚威依舊感覺恍如隔世,有些夢然,他坐在書房中,手中拿著英娘的畫像,思緒萬千,回想起與英娘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,仿佛就在昨日,歎了口氣後,心底還有些其他酸澀說不出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