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威已經起身來到寺外,隻見張小甲正帶著一眾軍士,神色警惕地圍住了那幾個京衛的人,京衛的小頭目滿臉囂張,揮舞著手中的馬鞭喝道:
“趕緊給老子騰房,耽誤了公務有你們好看的!”
譚威皺了皺眉,不想與這些人計較,畢竟最近預感不是很好,不想在這小事上糾纏,於是沉聲冷冷的道:
“收刀,騰房給他們。”
手下的軍士們雖然心中不滿,但聽到譚威的命令,還是紛紛收起兵器,準備照辦。
就在這時,對麵中的一人仔細打量了譚威一番,突然瞪大了眼睛,滿臉驚訝地喊道:
“可是譚威將軍嗎?兄弟們,這可是陣殺滿清兩王的圭聖軍譚威將軍啊!”
其他京衛的人一聽,也都紛紛露出歉意與敬佩,他們都曾參與過年初大戰,雖然朝廷說法隱晦,但是身為武人怎麼會不知道實情,都對譚威那是打心底裡佩服。
此時他們的態度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,變得極為恭敬,小頭目連忙上前,單膝拱手行禮道:
“譚將軍,實在對不住,小的有眼不識泰山,剛才多有冒犯,還望將軍恕罪。”譚威擺了擺手並沒有追究,反而疑惑的問道:
“深夜你們來此何事?”
小頭目連忙說道:
“將軍有所不知,白洋泊那邊流民鬨事,京營後衛派了三千人前去圍剿,可打了許久都攻不下來,我們這是來報信求援,剛通知完五軍府,正要找地休整。”譚威微微點頭,心中暗自思忖,冀魯豫今年旱澇蝗都占了,估計又要來一波災民潮。
隨後一行人回去休息,第二天譚威一行人離開了京師繼續北上,當他們接近沙河堡時,路上的官軍越來越多,行不多時,譚威便看到路邊出現了大量流民的屍體。
那些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,有的衣衫襤褸,瘦骨嶙峋,有的傷口觸目驚心,譚威一陣感歎,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啊,如今卻不如豬狗。正感慨間,五六騎兵突然攔住了他們的去路。
張狂正要護衛,可仔細一看,立刻認出了為首之人,驚喜地喊道:
“將軍,那是前圭聖軍中聯軍的休六啊!”
譚威聞言抬眼望去,休六也看到了譚威和張狂,連忙策馬過來行禮:
“將軍呀,許久不見!”
譚威還禮後,休六主動說道:
“將軍,前麵官兵正在剿殺匪民,我等警戒此處,郭函將軍就在前方。”
譚威聽聞,心中一喜說道:
“那正好,我正想見見他。”
譚威見到郭函時,二人都很高興,互行軍禮後,互相捶了一下對方肩膀。郭函感慨道:
“譚將軍,自分彆後,甚是想念。如今這世道,殺伐太重,看著這些流民,我這心裡實在不是滋味。”
譚威深以為然點頭道:
“是啊,若能給他們一口飯吃,讓他們能活下去,又何至於此。”
經過一番細談,譚威了解到這些流民大多來自滄州、兗州等地。海河、黃河決堤,洪水肆虐,他們的家園被衝毀,莊稼顆粒無收,無奈之下隻能湧入未受災的地區求生。
可部分亂民因饑餓難耐,做出了偷搶之事,官府在處理時方法簡單粗暴,不僅沒有妥善安置,反而激化了矛盾,最終引發民變。宣撫軍派兵鎮壓,卻毫無效果。而因曹州疫情奪職述京的趙忠坤被暫派此事後,更是采取了簡單粗暴的殺戮。
京衛的魯指揮帶領著一千人馬,與亂民在荒野之地展開了激烈的激戰,士兵們殺的已經麻木,然而亂民們雖手無寸鐵,但為了生存,個個拚儘全力,竟將官兵反包圍,魯指揮派人突圍出去求救。
趙忠坤得知魯指揮被圍的消息後猶豫不定,他本就戴罪立功,此事若處理不好怕是不好交代。他隨後派出兩路人馬攻叛民後方,在迅速插入戰場後,與亂民展開廝殺。
亂民們畢竟缺乏戰鬥經驗,麵對官軍的猛烈攻擊,漸漸不敵,開始四處逃竄,趙忠坤站在高處,眼色狠厲地下令:
“給我追,殺無赦!”
士兵們得令朝著亂民逃竄的方向追去,亂民們驚慌失措,朝著沙河堡的方向拚命奔逃,身後是官軍無情的追殺,慘叫聲不絕於耳。
郭函站在一旁,看著這血腥的場景,心中滿是不忍,他對譚威說道:
“譚將軍,我早已建議招安這些亂民,他們不過是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,若能給他們一條生路,也不至於如此。可趙忠坤根本不聽,一意孤行,非要趕儘殺絕。”
譚威無奈地歎了口氣,趙忠坤的為人,剛愎自用,勸他沒用。他拍了拍郭函的肩膀,無奈搖頭,這是亂世,譚威不是菩薩,如果要救民眾,還是提高實力,早點結束亂世,這才是大善,譚威告彆郭函,帶著一行人繞過沙河堡,快馬加鞭地趕往昌平州。
與此同時,英娘的嫁妝也在浩浩蕩蕩地送往開州的途中,為了籌備這份嫁妝,崇禎皇帝特意命宗正用心準備,嫁妝中不僅有琳琅滿目的珠寶首飾,每一件都是皇家專用,崇禎吝嗇錢財,所以在規製上給予了補償,還有各種精致的生活用品,從華麗的服飾到精美的家具,一應俱全。
更讓外人不知的是,其中還有一些珍貴的兵書、圖集,這些書是皇家收藏的珍品副抄本,可見崇禎對譚威的既防備又培養的複雜態度。此外還有許多周皇後以母親身份禦賜的禮器,彰顯著英娘的尊貴地位。
譚威因在巨鹿之戰中的出色表現,深受崇禎皇帝的欣賞,一躍成為朝堂上的新貴,但譚威本人卻低調的令人發指,宗人府的人原本以為譚威出身平凡,沒什麼錢財,可當他們收到譚威送來的豐厚禮單時,都大吃一驚。
當宗正看著禮單,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他心裡清楚,郡馬家財豐厚,再加上打點得當,這門親事可謂是錦上添花,若不是崇禎皇帝提倡婚事從簡,宗正差點就僭越公主的禮製為英娘操辦嫁妝了。
畢竟這想法得到了皇後的認可,譚威又送了厚禮,禮部也默許,就連崇禎皇帝也在言語間有所暗示,隻是摳搜的崇禎皇帝並沒有為此撥錢而已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