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狗剩接過水一飲而儘,看著蔡白眼中的感激,心裡的鬱悶稍稍緩解了些。
他雖不懂她的習俗,卻能感覺到她態度的軟化,兩人之間的氣氛不再像剛才那般緊張。
九月二十日的藍池城,東區一到兩百號街區格外熱鬨,各式新婚故事在這裡上演。
像蔡狗剩這樣遇到特殊情況的軍士隻有十餘人,更多的房間裡,或是打鬥聲、或是哭喊聲響成一片,交織成獨特的新婚交響曲。
街區裡的軍士和新婦們,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磨合著,開啟全新的生活。
就在這片喧囂中,一名機密處的信使正快馬加鞭,護送著一份重要情報趕往譚威的住處。
情報內容是崇禎下令讓西北節鎮換防,這份消息比欽差出發的時間還要早,對譚威部署西北局勢至關重要。
信使不敢有絲毫懈怠,馬蹄聲在街道上急促響起,很快便消失在遠方。
說起這西北的局勢,就不得不提清河。
清河發源於柴達木盆地東麓,是藏北隴西一帶的重要河流,兩岸土地肥沃,是西北各族生息、耕牧的寶地。
這裡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,更是西域關道的關鍵節點,千百年來,見證了無數民族的興衰更迭。
蒙古可薩人占領此地後,憑借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各方勢力的默許,在此建立起農牧邊陲,逐漸成為清河一帶的主人。
藍池城被聯軍攻占後,譚威經過深思熟慮,定下了“北架南掃”的戰略策略。
“北架”是讓靖安軍等部隊駐守雉雞峽,頂住塘州可薩軍的壓力,將他們限製在峽北地區,防止其南下侵擾;
“南掃”則是命圭聖軍移師固原,與其他聯軍部隊會師後合力出擊,拿下固原,徹底清掃清河上下遊的敵對勢力,從而連接起周邊多地,形成穩固的防線。
這個策略由趙岩全權指揮,譚威對他有著十足的信任。
趙岩接到指揮“南掃”策略的命令後,不敢有絲毫耽擱,當即率領圭聖軍主力開拔,轉往固原。
雉雞峽的防禦重任,則交由曲延超的靖安軍步軍與蘇淮的辟州步軍負責。
幾人領命後,立刻召集麾下將領,商議防禦部署,都想著要守好這關鍵之地。
聯軍軍士向來擅長土木工事,在曲延超和蘇淮的指揮下,大家各司其職,有的搬運石塊,有的挖掘壕溝,有的搭建箭樓,乾勁十足。
僅僅一個月的時間,原本險峻的雉雞峽就被改造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,壕溝縱橫,箭樓林立,易守難攻。
站在堡壘上望去,峽口的一舉一動都能看得清清楚楚,曲延超和蘇淮相視一笑,心裡踏實了不少。
此時塘州的可薩軍已在可薩翰海整合完畢,兵力達到三萬人。
宛彥與乎瓦兩位將領率領八千可薩鐵騎,氣勢洶洶地前來攻打雉雞峽。
他們本以為憑借騎兵的衝擊力,能一舉拿下這個關口,可衝到近前才發現,眼前的堡壘比想象中堅固得多。
聯軍步軍依托工事,弓箭、滾石、火油輪番上陣,把可薩鐵騎擋在了峽口之外。
可薩騎兵一次次衝鋒,都被硬生生打退,傷亡慘重。
而聯軍這邊,因為有工事掩護,損失微乎其微。
幾番較量下來,宛彥與乎瓦見討不到便宜,隻能帶著殘部撤退。
經此一役,北部的戰事漸漸平息下來,雉雞峽的防禦穩穩當當。
然而清河畔的可薩遊擊隊卻沒那麼容易對付。
他們自發組隊,依托熟悉的地形,不斷襲擾聯軍的補給線,打起了“遊擊戰”。
今天偷了幾匹戰馬,明天燒了一堆糧草,讓聯軍不勝其煩。
譚威知曉“人民戰爭”的難纏,卻也深諳應對之道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下令讓徐悠率領兩千獨立軍,分成兩隊,進駐清河畔,與可薩人的遊擊隊周旋。
譚威對徐悠叮囑道:
“你們不僅要消滅這些襲擾者,更要借此機會練兵,提升部隊的實戰能力。必要時,施行三光政策,讓他們知道厲害。”
徐悠領命而去,心裡清楚,這既是任務,也是對獨立軍的一次考驗。
獨立軍的前身是辟州騎兵,原本是魯士剛的嫡係部隊,戰力並不弱,在戰場上也曾有過輝煌戰績。
可後來魯士剛獲罪,部隊交由鄒峰任副將管理。
鄒峰能力有限,又不懂得體恤軍士,導致部隊的士氣一落千丈,補給時常跟不上,訓練也變得敷衍起來。
久而久之,這支部隊就成了順風時凶狠無比,一旦遇到逆風,便會潰不成軍的隊伍。
徐悠帶著這樣一支部隊來到清河畔,心裡頗有顧慮。
他召集將領們開會,鼓勵大家:
“這次是咱們獨立軍證明自己的機會,隻要好好打,打出威風來,不愁沒有好的補給和待遇。”
可將領們臉上卻沒什麼信心,紛紛低著頭,默不作聲。
徐悠看在眼裡,急在心裡,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曲延超在雉雞峽的堡壘裡,每天都派人巡查防禦,絲毫不敢鬆懈。
可薩軍雖然暫時撤退了,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,必須時刻保持警惕。
蘇淮則在加緊訓練軍士,讓大家熟悉各種防禦器械的使用,確保下次可薩軍再來時,能給予更沉重的打擊。
宛彥與乎瓦退回塘州後,心裡很是不甘。
他們召集部將,分析戰敗的原因,一致認為是雉雞峽的工事太過堅固,決定先休整一段時間,再想辦法攻破關口。
清河畔,徐悠的獨立軍已經與可薩人的遊擊隊交上了手。
第一次遭遇戰,獨立軍憑借人數優勢,打退了遊擊隊的進攻,算是取得了一個小勝。
徐悠本想乘勝追擊,可軍士們卻顯得有些懈怠,不願意深入追擊。
徐悠無奈,隻能下令原地休整,心裡暗暗歎氣,這支部隊的毛病,果然不是一天兩天能改掉的。
辟州騎兵改名獨立軍後,徐悠等人擔任主官。
為了提升部隊戰力,他們補充了幾十名圭聖軍老軍士,這些老軍士經驗豐富,作風硬朗,很快就成了隊伍裡的骨乾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