圭聖軍參謀機構“梅園”,並非一開始就是正式的機構名稱,其起源隻是譚威初建參謀團隊時,供參謀們辦公的一座小院子。
那院子裡種著幾株老梅樹,每到寒冬便綻放出傲雪的梅花,清雅的香氣能飄滿整個院落,參謀們日常在此分析情報、起草文書,久而久之,“梅園”便漸漸成了圭聖軍參謀機構的代稱,隨機構搬遷不定,既透著幾分文雅,又帶著團隊獨有的印記。
文強與章斐便是從眾多參謀中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,章斐心思縝密,擅長梳理複雜的軍情脈絡,總能從海量情報中找出關鍵信息。
文強則靈活機敏,不僅文書工作出色,還能快速領會譚威的意圖,提出貼合實際的建議,兩人一穩一活,成為梅園裡最受器重的年輕參謀。
自聯軍成立後,譚威的事務愈發繁雜,既要協調聯軍各部的兵力部署,應對西北邊境可薩人、亞利人的潛在威脅。
又要統籌藍池城與黑虎營的建設,還要處理沙城物資供應、鐵匠營生產等後勤事務,常常從清晨忙到深夜,連片刻喘息的時間都難得。
為了減輕負擔,他便讓文強協助處理日常事務,比如整理各地送來的文書簡報,提前篩選出重要信息呈遞,安排日常的見麵對接,避免因事務繁雜遺漏關鍵會麵,甚至有時還會讓文強代為傳達一些不涉及核心機密的指令。
文強的角色,其實已類似後世的軍事機要秘書,雖無明確頭銜,卻成了譚威處理日常政務時不可或缺的幫手。
文強也清楚這份信任的分量,每一件事都做得細致周到,從不敢有絲毫懈怠,生怕辜負譚威的托付。
譚威跟著文強走進合盧寺的院門,往日裡這院子裡總擠滿了等候彙報事務的人,有軍需官彙報物資儲備,有將領請示訓練安排,還有地方官員對接民生事務,熱鬨得像個小型市集。
可今日院子裡卻異常空蕩,隻有幾株綠植安靜地立在角落,連過往的仆從都少了許多。
起初他還覺得有些異樣,心裡暗自嘀咕:
“今日怎麼這般清靜?莫不是有什麼事被遺漏了?”
經文強一旁提醒,他才恍然大悟:
“都督,上午秋景大人和杜風正大人來過。秋景大人是來彙報沙城軍糧與軍械的供應情況,說沙城那邊已備好下月運往黑虎營的糧草,還請您確認接收時間;杜風正大人則隻是來告知您,他已按您的吩咐去核查藍池城商鋪的賬目,暫時沒說具體事務,見您當時正在與辛大人商談黑虎營建設,便沒打擾,說改日再來彙報。”
譚威這才明白,原來是自己忙著與辛詠卷討論軍營細節,錯過了兩位下屬的拜訪,心裡不禁有些失笑:
“倒是我隻顧著談建營,把這些日常事務都忘了。”
難得遇上這樣清閒的傍晚,譚威忽然來了興致,對文強說道:
“今日難得無事,不如咱們下盤圍棋,也鬆快鬆快。”
文強聞言,臉上露出微笑,他平日裡雖常伴譚威左右,卻大多是處理公務,極少有這樣輕鬆對弈的機會,便連忙應道:
“能與都督對弈,屬下求之不得!”
說著便轉身回自己的住處取來一副心愛的藍田玉圍棋,這副棋子通體瑩潤,白棋如凝脂,黑棋似墨玉,是文強早年偶然所得,平日裡十分珍視,隻在重要場合或與敬重之人對弈時才會取出。
棋盤很快在院中石桌上鋪開,文強熟練地擺好棋子,兩人便開始對弈,譚威的棋藝其實一般,布局雖有幾分軍人的大氣,卻常常在細節處疏漏,以往與文強對弈,十局裡倒有七八局會敗給文強。
可他卻樂在其中,每一次落子都格外認真,即便處於劣勢,也不急不躁,反而會仔細琢磨文強的棋路,從中學習思路,有時明明輸了棋,他還會笑著打趣文強:
“你這臭棋簍子,也就隻會在這些小處鑽空子,下次我定能贏你。”
文強聽了也不反駁,隻是笑著回應:
“都督棋風大氣,隻是偶爾忽略細節,屬下不過是僥幸取勝。依屬下看,都督現在暫非對手,但若再多練些時日,屬下定然不是您的對手。”
他這話既不失分寸,又帶著幾分調侃,讓原本略顯嚴肅的對弈多了幾分輕鬆的氛圍。
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棋盤上,兩人一邊落子,一邊偶爾閒聊幾句無關公務的話,譚威連日來的疲憊,也在這悠閒的對弈中漸漸消散。
下棋間隙,譚威的思緒不經意間飄到了人際關係上,這些年在大明立足,他身邊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,時間久了,他便下意識地將身邊的朋友按身份與交情分成了幾層。
第一層是像禦史大夫劉聞言那樣可平等交流的高位者,劉聞言身居朝廷要職,卻不擺官架子,既能與他探討朝堂局勢,也能在他遇到難題時給出中肯的建議,兩人之間沒有上下級的隔閡,更多的是一種基於相互尊重的知己之誼。
第二層是趙岩、徐悠這樣的心腹幫手,趙岩沉穩可靠,無論戰事多麼危急,總能堅守陣地,是他最信任的將領之一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徐悠則靈活善戰,既能領兵衝鋒,又能處理地方事務,兩人一同經曆過無數次生死考驗,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級,成了可以托付後背的兄弟。
第三層便是楊威、文強這樣地位較低的親信,楊威勇猛忠誠,雖不善言辭,卻總能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。
文強則聰慧細致,是處理日常事務的得力助手,他們雖與譚威有明確的上下級之分,卻因常年伴其左右,深得信任,譚威也會對他們多幾分關照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純粹的下級,以及因利益交換而產生交情的人,比如各地的商人、地方小吏,他們與譚威的交往多基於事務需求,雖也算熟悉,卻少了幾分真心與信任,隻在各自的利益範圍內保持往來。
譚威看著棋盤上交錯的棋子,心裡清楚,這樣的分層並非刻意為之,而是在亂世之中,基於信任與需求自然形成的,唯有分清遠近親疏,才能更好地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,守住自己的立場與目標。
文強雖在譚威劃分的人際關係裡,屬於地位較低的心腹兼朋友,但他為人灑脫,舉手投足間從沒有因身份差距而顯露卑微,也不會因深得信任而顯得傲慢,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姿態。
每次與譚威相處,無論是處理公務還是閒談對弈,他都能自然地把握分寸,既不刻意討好,也不怠慢敷衍,這樣的相處模式讓整日被繁雜事務纏身的譚威覺得格外輕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