欽差餘琢率領隨行人員渡過鳩水,踏入化安縣地界的那一刻,便明顯感受到了與此前途經之地截然不同的變化。
先是氣候,風裡帶著刺骨的寒意,吹在臉上像針紮一樣,與中原腹地的溫和濕潤截然不同;再看地理,道路兩旁儘是荒涼的戈壁,偶爾能看到幾叢枯黃的野草頑強地紮根在石縫中,遠處的山巒光禿禿的,沒有絲毫綠意,與江南的青山綠水、中原的平原沃野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就連風土人情,沿途遇到的百姓都穿著厚重的粗布棉衣,臉上帶著被風沙侵蝕的粗糙紋路,眼神裡滿是對生活的隱忍,少了幾分中原百姓的閒適。
一行人走到化安縣城門口,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驚了一下,化安縣城牆又矮又小,牆體是用黃土混合碎石砌成的,常年的風吹日曬讓牆麵變得灰暗斑駁。
不少地方還出現了裂縫,看起來簡陋又脆弱,與京師那些高大堅固、青磚黛瓦的城牆相比,簡直像個臨時搭建的土圍子。
此時,天空中還飄起了鵝毛大雪,狂風卷著雪花,狠狠砸在城牆上,發出“嗚嗚”的聲響,更顯此地的荒涼與蕭瑟。
化安縣的縣令早已帶著手下在城門口等候,他在化安縣任職已有十餘年,平日裡極少見到外來官員,更彆說欽差這樣的京師大人物了。
為了接待好餘琢,他特意提前殺了家裡養的狗,熬了一大鍋狗肉湯,又備上了本地特產的乾羊肉和陳年老酒,滿心期待能讓欽差滿意。
進入縣衙後,縣令連忙招呼餘琢入座,一邊指揮手下將熱氣騰騰的狗肉湯端上桌,一邊略顯局促地說道:
“欽差大人一路辛苦,化安縣地處偏遠,沒什麼好東西招待您,這狗肉湯是本地特色,喝了能驅寒暖身,您嘗嘗。”
說著還主動給餘琢盛了一碗。
餘琢拿起勺子,輕輕喝了一口,狗肉湯燉得十分軟爛,湯汁濃鬱,帶著獨特的香味,一口下肚,渾身的寒意確實消散了不少,味道確實不錯。
可他畢竟是常年待在京師的官員,平日裡吃慣了山珍海味、珍饈美饌,見縣令竟用狗肉招待欽差,心裡不由得暗自嘀咕:
“這縣令也太不懂規矩了,狗肉登不了大雅之堂,怎能用來招待朝廷欽差?傳出去,豈不讓人笑話?”
再看縣令,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官服,麵對自己時,要麼是半天說不出一句話,要麼就是翻來覆去說著“化安縣貧瘠”“百姓困苦”之類的話,完全不懂如何與上級官員交流,更彆說揣摩自己的心思了。
餘琢在心裡暗自評價:
“真是個鄉巴佬,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,也難怪在這窮縣待了十餘年,始終得不到升遷。”
席間餘琢隨意問起化安縣的防務情況,縣令連忙答道:
“回欽差大人,縣裡如今隻餘下數百名軍士駐守,大多是老弱殘兵,武器也多是破舊的刀槍,能勉強維持縣城秩序就不錯了。”
餘琢聞言,微微皺眉,心裡對西北的防務狀況又多了幾分擔憂。
飯後大雪依舊沒有停歇,餘琢走出縣衙查看,隻見城內的街道上空空蕩蕩,幾乎看不到行人,偶爾有幾個百姓匆匆走過,也是裹緊衣服低著頭,整個縣城在風雪中顯得格外冷清,像一座空城。
餘琢見狀,也沒了繼續視察的興致,便早早回到房間歇息,隻盼著明日能儘快離開這個荒涼之地。
次日清晨,天剛蒙蒙亮,章斐便輕輕敲響了餘琢的房門。
章斐自跟隨餘琢出使西北以來,事無巨細都打理得井井有條,早已形同餘琢的管家。
他在門外恭敬地說道:
“大人,天快亮了,屬下建議咱們早點出發,爭取能在中午之前趕到老劈穀,在那裡住宿一晚,明日就能順利抵達藍池城了。”
餘琢從睡夢中醒來,揉了揉惺忪的睡眼,對章斐說道:
“知道了,你讓人把昨晚剩下的狗肉湯熱一熱,我再喝一碗暖暖身子。”
待下人將狗肉湯端來,餘琢一邊喝,一邊忍不住在心裡暗罵譚威:
“這個譚威,真是沒事找事,偏偏把西北總督行轅設在藍池城那個偏遠地方,害得我多跑這麼多路,一路受凍受累,等見到他,定要好好給他點顏色看看。”
喝完湯餘琢開始收拾行裝,可一想到此次攜帶的聖旨,心裡又多了幾分顧慮,這次的聖旨涉及調整西北各鎮都督的職位,屬於機密事務,必須先趕到西北總督行轅,在那裡正式宣旨,之後再派手下分彆前往各節鎮宣旨。
也正因如此,餘琢在出發前又仔細核對了一遍聖旨與相關文書,確認無誤後,又叮囑隨行人員注意沿途安全、保護好聖旨,前前後後磨蹭了一個多時辰,才終於下令出發。
隨行人員連忙牽來馬匹、整理好隊伍,在風雪中,這支欽差隊伍緩緩駛出化安縣城,朝著老劈穀的方向進發。
早在欽差餘琢在化安縣準備就緒時,全然不知前方有“好戲”在等著他時,楊威已按照趙岩的命令,率領兩百名圭聖軍精銳,冒著漫天風雪,在老劈穀附近一處避風的山穀裡安營紮寨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這處山穀位置極為隱蔽,兩側是陡峭的岩壁,既能抵禦狂風,又不易被外人發現,更重要的是,它緊鄰通往藍池城的必經之路,一旦餘琢的隊伍經過,在這裡設伏能瞬間製造出突襲的效果,完美契合“演戲”的需求。
圭聖軍素來注重情報與地形勘察,出發前便準備好了老劈穀一帶的精致地形圖,上麵不僅標注了山脈、河流的分布,還詳細記錄了每一處適合隱蔽、伏擊的地點。
楊威更是提前對這條路線進行過探查,對沿途的地形了如指掌。
抵達山穀後,他對照地形圖,很快便選定了一處絕佳的伏擊點,此處位於山穀出口附近,前方有一片低矮的灌木叢作為掩護,後方的岩壁上還有天然的凹陷,軍士們藏身其中,既能清晰觀察外界動靜,又不易被發現。
安頓下來後,楊威便讓軍士們換上早已準備好的可薩人衣物,這些衣物多是之前與可薩人作戰時繳獲的,帶著明顯的可薩風格,粗糙的羊毛麵料、獨特的花紋刺繡,穿在身上,從外形上看與真可薩人彆無二致。
同時軍士們還拿起了可薩特有的竹牛弓,這種弓由竹子與牛角製成,射程雖不及圭聖軍改良的複合弓,卻更輕便遠射,適合騎兵快速射擊。
楊威反複叮囑:
“所有人都要記住,咱們此次的任務是‘演戲’,不是真的作戰,待會兒見到欽差隊伍,隻需放幾輪冷箭傷人、製造混亂即可,絕不能暴露身份,更不能傷及欽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