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士們齊聲應下,隨後便各自進入伏擊位置,靜靜等待著餘琢隊伍的到來。
深夜的暴風雪漸漸停歇,天剛蒙蒙亮時,山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。
圭聖軍的哨兵早已警惕地守在山穀入口,聽到馬蹄聲後,立刻仔細觀察,隻見數十名騎手正朝著山穀方向奔來,他們穿著破舊的可薩服飾,馬匹也顯得疲憊不堪,一看便知是常年奔波的模樣。
哨兵憑借經驗判斷,這並非餘琢的欽差隊伍,而是真的可薩人,他不敢怠慢,立刻發出一聲清脆的鷹哨叫聲,這是圭聖軍內部約定的預警信號,既不會引起外人注意,又能快速通知同伴。
奔來的這些可薩騎手,其實是失去家園後自發組成的殘部,並非可薩正規軍,平日裡靠著襲擊聯軍的小股隊伍或劫掠過往商隊為生,行事如同土匪一般,毫無紀律可言。
此次他們奔入山穀,是想取藏在山穀深處山洞中的過冬糧食,那是他們之前偷偷儲存的,本以為此處偏僻,不會有其他人來,便沒有派斥候探查,徑直朝著山洞方向趕來。
聽到鷹哨聲,可薩殘部的頭領藿當心中一緊,立刻勒住馬韁繩,大聲令隊伍停下:
“不對勁!這裡有異常,都停下來!”
他常年在刀尖上討生活,警惕性極高,剛才那聲鷹哨雖短暫,卻絕非自然界的鳥類叫聲,讓他瞬間察覺到了危險。
埋伏在山穀中的圭聖軍值勤軍士聽到預警後,立刻按照事先演練好的戰術行動,他們迅速翻身上馬,拿起竹牛弓,搭上箭矢,十餘名軍士快速衝出伏擊點,堵在了穀底,形成一道防線,嚴陣以待。
藿當帶著可薩殘部停在原地,目光緊緊盯著堵在穀底的“可薩人”,心裡滿是疑惑,這些人的服飾、武器雖與自己一樣,可行動間卻透著一股嚴明的紀律性,絕非自己這樣的殘部可比。
他猶豫片刻,還是朝著穀底大聲喊話,試圖弄清楚對方的身份:
“我們是可薩部落的殘餘族人,你們是誰?為何會在這裡?”
他一邊喊話,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對方的反應,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衝突。
忙喊話表明身份並詢問對方來曆。
藿當之所以不確定堵在穀底“可薩人”的身份,是因為這片山穀本有個名字,叫黑熊溝,這裡曾是清河畔可薩巴圖部族的聚居點,過去當地牧民常以黑熊溝為中心,在周邊草原散居放牧,不同部族的人偶爾會在此交彙,彼此間並不完全熟悉。
如今巴圖部族早已離散,黑熊溝成了無人管轄的地帶,更讓他無法判斷眼前這支隊伍的來曆。
而圭聖軍這邊,此前隻想著裝扮成可薩人伏擊欽差,根本沒考慮過會遇到真可薩殘部,準備得十分倉促,兩百軍士裡竟沒有一個人懂可薩語。
麵對藿當的喊話,堵在穀底的十餘人小隊完全無法回應,更談不上拖延時間。
小隊長心裡急得冒汗,他知道再僵持下去,很可能會暴露身份,於是當機立斷,下令道:
“放箭!射完就往穀內撤!”
軍士們立刻鬆開弓弦,數十支箭矢朝著可薩殘部的方向飛去,隨後不等對方反應,便調轉馬頭,快速朝著穀內撤退。
可薩騎手們本以為遇到的是其他部族的小部隊,沒料到會突然遭到攻擊,猝不及防下,有好幾人中箭落馬,馬匹也受驚嘶鳴起來。
待他們反應過來,看到撤退的“可薩人”動作間透著明軍的訓練痕跡,又聯想到近期常與明軍遭遇,才確認對方竟是明軍假扮的,頓時怒火中燒,紛紛抽出馬刀,就要策馬追殺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住手!不準追!”
可薩頭領藿當突然大聲喝止。
他看著穀內幽深的通道,心裡的警惕感越來越強,對方隻放箭不戀戰,反而快速撤退,很可能是為了引誘他們進入埋伏圈。
如今自己手裡隻剩這幾十人,每一個都關乎存亡,絕不能為了一時憤怒白白犧牲。
他強壓下心中的火氣,對手下說道:
“明軍狡猾,恐有埋伏!咱們的首要任務是保住性命,取到糧食,沒必要跟他們硬拚!撤!”
手下雖滿心不甘,但也知道藿當說得有理,隻能恨恨地瞪了一眼穀內方向,跟著他調轉馬頭撤離。
穀內的楊威很快得到消息,得知可薩殘部要逃,立刻率領大隊圭聖軍追了出去。
可可薩騎手熟悉地形,又一心逃命,速度極快,楊威帶著人追了數裡地,最終還是沒能追上,隻能無奈下令返回。
返程途中,軍士們發現一名中箭重傷的可薩騎手躺在地上,氣息奄奄。
楊威翻身下馬,走到騎手身邊,毫不猶豫地拔出腰間佩刀,補刀將其殺死。
他看著地上的屍體,心裡暗自思索:
“還好之前讓軍士們用的都是可薩人的竹牛弓,沒留下大明製式的箭支。如今可薩各部本就互相征伐,死在同族手裡也很常見,這樣反而更真實,不會讓後續來的欽差起疑。”
隨後他吩咐軍士:
“把屍體馱到馬背上,待會兒正好能用來給欽差‘演戲’。”
隊伍繼續往黑熊溝返回,途中又遇到兩名已經死去的中箭可薩騎手,顯然是剛才混亂中被射死的。
楊威讓人一並將屍體收好,同時心裡也多了幾分警惕,沒料到會真的遭遇可薩殘部,看來這一帶並不太平,必須加強警戒,避免在欽差到來前再出意外。
喜歡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:()明末第一狠人: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