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走吧,婉兒,他們不過是在驚歎盔甲是真的罷了。”
李承乾搖搖頭,失去了興趣。
“這個有什麼值得驚歎的?”蘇婉好奇道。
“婉兒,你真的以為除了有必要,宮廷中使用絹甲、布甲,隻是為了禮儀嗎?
還不是因為鐵的產量不夠,隻能先顧著前線和邊防。
至於宮廷之中,一般不會出什麼事情,禮儀性質更加突出,自然就會這麼使用。”
不要覺得鐵很便宜,那隻是在後世很便宜。
絹甲、布甲內部的填充物,更是什麼都會用,主要注重於華麗的性質,用於禮儀上使用。
到了唐朝中後期,甚至直接就是用的紙甲。
用多層的紙,使用糯米漿等縫合起來,比較厚,強度比較高的,甚至能用來抵擋弓箭。
而且,不管在上麵繪畫雕刻也好,染色也好,都比較好辦。
隻不過終究是紙,再怎麼的也經不住折騰。
不但不防火,而且極其容易變舊,濕了之後也無法重新塑形,紙的造價也不便宜,因此最終還是隻能用作為禮儀性質使用。
鋼鐵的盔甲不是作戰的時候,也沒法一天穿到晚,那是很沉重的負擔。
李承乾並沒有怪蘇婉的單純,她也不過是一個千金大小姐罷了。
看到了那四個波斯人對盔甲的驚歎,李承乾又想到了鋼鐵產量的身上。
突然就發現,大唐真的是差太多太多了。
放眼望去,好像什麼都急需改變。
改日朝會,李承乾直接問:“李淳風,登基的日子算出來沒有?”
“回稟監國殿下,下月初五到初八是個吉日,臣還想精確的算一下。”李淳風恭敬的回應。
大唐的人不了解的東西很多,但是關於天文曆法,其實研究非常的深入。
單純靠智慧和肉眼,就能夠分辨一段時間之內的天氣。
當然,能有這本事的算是少數。
所謂的吉日,大概就是曆年來,曆法上推算出來的適合做什麼的日子,加上天氣的結合。
如果算好的日子,偏偏來個大雨傾盆。
不說彆的,最起碼都會流言四起。
彆說大雨傾盆了,哪怕是天空陰沉沉的,那都很有得說道。
因此,李淳風要經過多次的推演,確保絕對不會出錯。
李承乾點點頭,淡淡道:“典客署,邀請的國家,到齊了沒有?”
“回陛下,除了吐蕃使臣沒有到,在邀請名單上的已經到了。
有一些小國,本不在我們的邀請名單之上,但他們也派了使臣前來朝賀。”
“吐蕃……”
李承乾沉吟了一下。
顏相已經被派遣出使了,但是按照時間推算,目前應該還沒有深入吐蕃。
畢竟是使臣出使,代表的是大唐的國威,該有的排場不會少,自然沒有傳信的人,快馬加鞭來得快。
有一種可能性,說不定吐蕃那邊的使臣,跟顏相帶領的使團撞上了。
可能是得知了使團的意圖,導致來回折騰,因此還沒有到。
“突厥殘部呢?沒有送出邀請嗎?”李承乾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