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能夠把火藥運用到軍事上,到時候一網打儘也未嘗不可。
最重要的前置條件,就是他這個皇帝,要真正的獲得大多數民心,真正坐穩這個位置。
到那個時候,他要進行軍隊改製,世家大族的人還想起兵造反,被反綁都有可能。
“魏愛卿,朕知道,你是才接吏部尚書,這一屆跟你沒關係。
殿試,就定在一個月後吧!
到時候,在太極殿進行!”李承乾加了一句。
“是!”
魏征這才答應一聲,退了回去。
李承乾微微搖頭,對魏征有些失望。
他是看出來了,魏征整體來說,心是向著大唐的。
隻不過受限於見識,有時候他的意見也不是那麼靠譜。
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,他的屁股也是歪的。
他的私心很重,並非是貪財什麼的,而是想要以諫臣的方式,名留青史。
基於這個想法,他不想自己身上沾染到任何汙點。
一旦跟這方麵掛鉤,他就會表現得極其自私又強勢。
“好了,諸位愛卿,一不小心扯遠了。
關於內外的五年計劃,大概就是這個樣子。
朕希望下朝之後,諸位愛卿最好寫個計劃書,把事關自己的一方麵,詳細的規劃出來。
比方說,多少時間做到哪一步!
如此,也避免了手忙腳亂。
接下來,是關於練兵之事。
暫且,其他各邊境,還算比較安定。
但是,吐蕃絕對算是心頭之患。
鬆讚乾布那人野心勃勃,頭幾年屢次挑釁我大唐。
令,衛國公為吐蕃行軍總管,下轄鄂國公、定國公、翼國公、各自率領五萬大軍,合計二十萬大軍,陳兵吐蕃邊境,互成犄角之勢,守望相助,緩緩朝吐蕃境內推進,以適應高原氣候為主,為未來進攻吐蕃練兵!
至於兵力,從各地折衝府,選擇精壯集齊。”
“不可,陛下不可!”
房玄齡急吼吼的大喊,打斷了四人站出來接令。
“房相,有何不可!”李承乾冷聲道。
“陛下,吐蕃雖是心頭之患,但卻也算泱泱大國,又有地利的優勢!
如此做法,必將讓鬆讚乾布感受到挑釁。
鬆讚乾布此人年輕氣盛,並非是隱忍之輩。
到時候,一不小心就會從練兵變成攻伐之戰。
而吐蕃又是大國,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縱深,都注定不是短時間可以消滅。
一旦大唐陷入拉鋸戰,各方麵將急劇消耗,得不償失啊!”
房玄齡的這番話,確實是有道理的。
但李承乾的目的,可不隻是單純的練兵,而是要玩釜底抽薪。
等在吐蕃練兵三兩年,那就是大唐的兵,再也不可能是世家的兵了。
隻要多來幾次,留給世家的就是一堆老弱病殘,讓他們有苦說不出。
一旦練到高原都能作戰的程度,再回來作戰,整體肯定會上一個檔次,到時候就是精兵強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