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是覺得南方很可怕,可現在有了吐蕃的示例,區區一個氣候問題,總能夠克服的。
隻要不把南方魔鬼化,似乎的確有利可圖。
尤其是糧食一年兩熟,一年三熟,仔細想想的話,應該是真能實現。
有遠見的甚至覺得,未來隻怕南方比北方會更加繁華,早早去搶一塊地盤下來,雖然有一定的風險,但真的值得乾。
“既然眾位愛卿沒有意見,那就這樣吧。
下朝之後,朕會寫下相關的聖旨遞交門下省,由你們負責傳遍天下。
開發南方,是一個長久的過程。
無論是十年還是一百年,隻要朕還在,就會永遠執行下去。
朕希望諸卿攜手,為子孫後代計,不惜一切代價。
記住,對南方山林裡的土著,由當地願意歸服王化的人去溝通,整體采用懷柔政策。
可以尊重他們的一些習俗,除非這些習俗跟大唐整體衝突,其他都可以商量著來。
大唐太缺人了,隻要他們願意歸服王化,一切都好說反正代代相傳,遲早他們會成為大唐順民,沒必要大動乾戈。”
“臣,遵旨!”
“臣,遵旨!”
“……”
百官再次變成了應聲蟲。
“鑒於南方的蠻荒性質,天高皇帝遠,多有不便。
朕決定,派遣晉王李治前往南方組建小朝廷,規格同王府,以主持南方事務,一應全權處理。
若有大事,再彙報朝廷。”
晉王李治?
不說起他的話,百官都快忘記了。
不過一說起他,百官還能想起來,畢竟這是長孫無垢的兒子,也是嫡係的兒子,是當今皇帝唯一的親兄弟。
魏征下意識勸阻道:“陛下不可,若是陛下如此做,難免不會皇權旁落!”
百官也是一陣騷動,這個問題太過於敏感了。
“魏愛卿的顧慮,朕也曾經想過。
其一:目前的局勢也完全不同。
其二:朕會派兩萬鬼神軍跟隨,以輔助於他。
其三:在朕打下海外一些地方後,遲早會讓他就藩海外。
其四:極南方距離長安太過遙遠,若是什麼事情都要長安來做決定,會極大地延緩開發進度。
正是基於這四點,朕才想到這個辦法。
愛卿的顧慮朕清楚,朕不會任人唯親,也不說什麼絕對相信朕的兄弟。
如此做法,隻是權宜之計。
朕記得李泰之教訓,一旦坐上某個位置,很多事情不是自己願不願意,而是無形之中都會被推著走。
況且,朕隻是要晉王主持一下南方事務,五年或者十年,也就差不多了。
到那個時候,朕會把他外放封王。
朕說話,從來不會藏著掖著。
有兩萬鬼神軍做保障,他不需要額外招兵買馬,晉王應該也不會做什麼不智之事,魏卿以為呢?”
“這……陛下聖明!”
魏征覺得自己又著急了,這下子他又把晉王給得罪了。
不過算了,無所謂了,反正他這輩子就這樣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