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後,武舉開始。
第一場文試,依舊在太極殿舉行。
李承乾的要求是,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。
他要的不是隻會衝鋒陷陣的二愣子,那種人隻能衝鋒陷陣,連將領都不能算。
作為一個將領,基本的排兵布陣,基本的書寫戰報,是必須的。
大字都不識一個的,還是好好做大頭兵跟偏將吧。
這一批人,看起來跟之前那批文人,在外表上差彆不大。
現在的文人,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後世,五大三粗者不在少數。
同樣的道理,雖說武將以膀大腰圓取勝,但也不是沒有儒將。
如果說文人更看重文的話,那麼武將就更看重個人的武勇。
但不得不說,文武全才是最招人喜歡的。
如果一個猛將隻會衝鋒陷陣,連一點計謀都不懂,那隻能是聽命行事,絕不能自己帶兵,否則會帶到坑裡去。
項羽那種特殊的猛將例外,因為他一個人,就能帶動全軍的士氣。
隻要不遇到特殊的場合,那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。
項羽隻是不讀書,不代表不懂兵法,橫衝直撞隻是他個人的性格問題。
行禮之後,李承乾說:“爾等作為未來的武將,願意走上馬革裹屍還之路,朕相信爾等都有衝鋒陷陣的能力和勇氣!
可,若爾等隻想做個士卒,最多做個聽命的偏將,有這個能力,就已經足夠了。
可為將者,可以不會衝鋒陷陣,一定要有為自己率領的軍隊負責的能力。
因此,斷文識字隻是基礎,甚至兵法都隻是基礎。
隻不過,其他的事情,需要你們去戰場上才能鍛煉出來。
朕今天,也就考你們一個基礎!
假設有一個山林部落,生活在南方的蠻荒區域之中,朝廷都對這片區域不了解。
上官讓你們帶一千人馬,去圍剿一個最多隻有幾百人,其中還包括男女老少的部落。
這一千人馬,你們可以隨意挑選兵種。
上官給你們的唯一情報,就是他們在某片大約橫豎兩百裡左右的山林中出沒,其他情報則完全沒有。
你們率領這一千人馬,該用什麼兵,該怎麼找到他們,該怎麼以最小的代價圍剿他們,要做到什麼程度,途中可能麵對什麼危險等,請你們用文字描述出來。
次題沒有標準答案,朕考的是你們的帶兵能力,哪怕是紙上談兵的能力。
好了,開始吧!”
這次不算什麼怪題,所以這批學生沒什麼意見,一個個苦思冥想,在有了基本的判斷之後,就安靜的書寫起來。
同樣的時間之後,答卷收了上來。
李承乾並沒有考驗他們的個人武力,因為沒那個必要。
在大軍作戰的時候,除了項羽,李靖,尉遲恭那種能帶一支軍隊都變得勇猛的,其他個人武力真不重要。
更何況,等他們真正培養出來的時候,基本也是到熱武器的開端那會兒,個人武力真的沒那麼重要了。
但是兵法和對地域的了解,卻永遠是必須的。
收上來之後,李承乾當場就開始批改。
“陛下,這次要臣做什麼嗎?”武媚娘好奇道。
李承乾頭也不抬的吩咐:“準備茶水去,這次你看不懂……”
“哦……”
武媚娘有些不高興,但又無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