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中毒之後休養了很久,這些日子也不想見外人,每天陪著長孫王妃聊聊天,逗弄逗弄李承乾和李泰兩個王子。雖然長安已經風雲突變,秦王府內如同沒事一般。
李世民中毒都沒死,這可不是因為命大,而是這些年的經營總算有了回報。李世民在去參加李建成主持的家宴之前,突然得到一張“酒中有毒”的字條,字條的來源就是太子府率更丞王晊。
此人是李世民很多年前就收買了的人,既然知道了對方的手段,那也就不用怕什麼了,拳頭沒打出來的時候才嚇人,打出來之後應對就是了,所以李世民打算將計就計,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少好處。
出門之前李世民就召見了秦王府的禦醫頭子,讓他診斷成自己中毒吐血,然後隨便開點清熱的藥吃吃就是了。為了確保足夠真實,禦醫提議弄點染料,讓臉色蒼白一些,李世民欣然同意。
難點是吐血,李世民真是個天才,居然知道雞血加酒混合可以讓雞血不凝固,所以搞了一點新鮮的雞血,加了酒之後用小水囊裝起來,偷偷藏在了袖子裡,等準備完畢之後才去東宮赴宴。
等到李建成敬酒時,李世民自然一杯都沒喝,用袖子擋住把酒全都淋在了袖子上。古人喝酒要用寬大的袖子遮住,再說李建成酒宴的地方太大,根本就看不到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把酒喝了。
當李世民感覺自己差不多可以吐血的時候,還專門在李神通桌子上倒了一杯酒,喝酒時還是把酒偷偷倒掉,摸出小水囊把雞血吞到嘴裡,然後一口噴了出來。
要說李神通、李道宗哪怕是差點的李孝恭,這些人都是沙場上的將軍,尤其是李神通和李道宗也算是皇室的名將,應該能分得出來雞血和人血的不同來。但是加了酒的雞血也就分辨不出來了,因為不但有血腥味還有酒味,再加上一時之間的慌亂,哪裡有人還細心檢查是不是人血的。
眾人都認為李世民是喝了毒酒才吐血的,李建成也是如此,李元吉更是相信李世民喝了毒酒,因為這本就是李元吉乾的。
李世民知道李神通最是喜歡自己,而且自己喝的還是李神通壇子裡的酒才吐血的,料定了李神通會把自己送回秦王府,一定會保護自己一個周全。
李世民的成功不是靠運氣,而是一步步都已經算到位了。
等到李神通護送李世民回到了秦王府之後,秦王府的禦醫就開始表演了。假模假式的號脈、翻眼皮,然後隨便熬點藥清熱的藥給李世民喝喝,畢竟此時天氣已經比較炎熱了,有病治病,沒病還能解渴。
要不然毒藥那麼多種,在古代哪裡知道中的什麼毒?開藥方、熬藥一氣嗬成,而且熬藥的速度也太快了些。
其實這裡麵不少破綻,但是大家的眼光都在李世民身上。不得不說,李世民果然是神演技,連長孫王妃都被他騙了。就好像後世不少電視劇一般,演員的實在是演技好,再加上情節引人入勝,經常讓人忽略了布景如何粗劣。
李世民假裝吐血有幾個目的,第一是看看李淵的態度,會把李建成怎麼處理,目前來看完全無效,不但沒把李建成怎麼樣,看到自己沒死還讓自己去洛陽躲躲。不過這個結果李世民已經意料到了,李淵現在尤其偏袒李建成。既然如此,那自己就真的不用客氣了,反正李建成做了太子,自己隻有一條死路。
第二才是關鍵,想要看看手下這幫人什麼態度,畢竟要做大事了,是要掉腦袋、死全家的大事,所以不得不小心,剔除任何不能完全相信的人。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,李世民覺得秦王府不少幕僚還算可用。
真正的好戲就要開場了,因為時間已經不多了,如果再不進行反擊,手下人全被拉去北征對抗突厥南下了,到時候自己真的是光杆天策上將。
所以這天一早,養病多日不見人的李世民“一支穿雲箭”,開始召集能夠信任的人。其中包括長孫無忌、尉遲恭、程咬金、秦瓊、高士廉這些曆史上的風雲人物,以及玄甲軍首領段誌玄,馬軍總管張公瑾,這是李世民的貼身保鏢。
還有部分人在洛陽,其中包括老蔣屈突通,還有侯君集、張士貴等名將,三日內必須秘密趕回長安,秦王有大事相商。
如此的一群人真的可以說是群星璀璨,這也足以說明李世民是個有能力的人,也隻有真正有能力的人,周圍才能彙集到這麼多有能力的人。
如果你認識一個牛人,可能會認識一群牛人,如果你一個牛人都不認識,那說明你不是一個牛人。不要以為古人說的人以群分是胡說八道,這就是後世人所說的圈子。不同的圈子往往沒有交集。
黃昏,秦王府書房內。
該來的都來了,天策府經過李世民這些年的經營可以說是人才輩出,不過真正能夠信任的人其實並不多,今天來參加秦王秘密會議的人不過長孫無忌、尉遲恭、程咬金、秦瓊、屈突通、侯君集、張士貴、高士廉、段誌玄、張公瑾幾人而已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段誌玄、張公瑾兩人守在門外,其他人都彙集到了秦王府書房時,其實不必李世民說什麼,大家心裡都已經明了,必定是有大事要做。隻是不同的人對此事有不同的想法,畢竟人都有權衡利弊的本質,當自己的利益跟領導掛鉤時,那發揮出來的能量才是巨大的。
尉遲恭的想法很簡單,隻盼望秦王一聲令下,拿起馬槊準備造反,他早就想弄死李元吉和李建成了,這些日子活的實在憋屈。反正不弄死他們,他要是參加北征必死無疑。怕就怕秦王殿下容忍,甚至去洛陽避禍,那自己的這條黑命就真的沒救了。
秦瓊、程咬金、張公瑾都是官宦世家出身,可以說是文武雙全,三人也都在北征之列,如果去北征要麼效忠太子,要麼就是死路一條。三人都曾經跟過王世充,覺得王世充這人格局不行,所以早早就投唐了。
投唐之後就一直跟著李世民,讓他們效忠太子是不可能的,因為跟李世民除了君臣之外,戰場上可是生死戰友,不管李世民打算怎麼乾,自己跟著乾也就是了。
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也不用多說,一個是李世民的大舅哥,一個是長孫王妃的親舅舅,本就是榮辱一體的,要死就一起死,要富貴就跟著富貴。眼看著李世民羽翼逐漸被修剪,拚一把是必須的,因為等下去隻有死路一條。或許其他人都不知道李世民會怎麼做打算,但是長孫無忌肯定是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