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將屈突通本是隋朝名將,這可是李淵起兵攻打長安時最大的障礙,戰敗之後投降了大唐。李淵認為屈突通是個忠臣,所以就沒殺掉。
屈突通武德初年就投降了大唐,一直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,也是李世民極為信任的人。一直擔任秦王府行軍元帥長史,等到李世民滅了王世充、竇建德之後,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將,在洛陽開府。
自從洛陽有了天策上將府,屈突通這些年一直在鎮守洛陽,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對老將軍的信任。至於侯君集、段誌玄,那都是李世民剛起兵的時候就主動來投的,也可以說兩人都是李世民的班底。
李世民的不少手下在長安,但是洛陽其實還有一大波人,隻是這些人畢竟不在眼前,李世民不知道是不是完全值得信任,所以這次密謀主要還是以在長安的人為主。
李世民環視了一下四周,在每個人臉上都停留了片刻,突然發現有些不對勁,這裡武將不少、謀臣不多,搞陰謀詭計可不是名將擅長的,那是讀書人的特長,杜如晦和房玄齡哪裡去了?
李世民剛醞釀了半天感情,瞬間憋了回去,對長孫無忌說到:“輔機,房喬和杜如晦呢?”這兩人李世民早就已經派人通知過了,這都開會了居然沒到。
長孫無忌說到:“殿下,臣派人去通知過了,隻是兩人都說,都說。。。”
李世民看長孫無忌吞吞吐吐,不由得火起,怒吼著問到:“他們二人到底說了什麼?”
長孫無忌答道:“他們說陛下明確告訴他們兩人,以後不準跟秦王殿下來往,所以就不來了。”
李世民聽後直接暴怒了,怒吼著對著尉遲恭說到:“敬德,拿著本王的佩劍,去他二人家中好好慰問一番,要是他二人不來那就動手宰了他們二人。”
尉遲恭聽後躬身施禮道:“臣遵命!”說完雙手捧起李世民的佩劍,出了房門就去找房喬和杜如晦了。
書房內又開始大眼瞪小眼,李世民好不泄氣。
房玄齡府。
書房內一張矮幾,有兩個人正在麵對麵跪坐,矮幾上一壺酒兩個酒杯,酒菜不過一碗炒熟的黃豆而已。
房喬字玄齡,後人經常稱呼為房玄齡。今年已經四十八歲,國字臉上三縷須髯,胡須中有些已經白了,襆頭也蓋不住兩鬢的斑白。說不上好看,但非常有威嚴。據說唐代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多歲,這個年紀已經算是高壽了。
矮幾對麵正是杜如晦,杜如晦雖然比房喬年紀小一些,但是也已經年過四旬了,同樣國字臉上三縷須髯,隻是臉色有些發黃。
兩人前幾天就收到了李世民的秘密邀請,這兩人在當世可都是頂級的人才,他們實在太了解李世民了,對李世民所圖所想了如指掌。也正因為如此,所以才沒去,不去的原因很簡單,就是不知道李世民到底下多大的決心,所以兩人躲在房玄齡家密謀。
房玄齡小口的喝了一口酒,丟進嘴裡幾顆黃豆,先開口到:“克明,今晚秦王殿下密謀,你如何看待此事?”
杜如晦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,對著房玄齡說到:“今晚怕是去的人不少,小弟猜測秦瓊、程咬金、尉遲恭、段誌玄等一乾武將必定在場,這些人跟秦王一樣退無可退。長孫無忌、高士廉是秦王的親戚,必定也會在場,至於其他人小弟就猜測不出來了。”
房玄齡說到:“為兄猜測也大致如此,如今秦王殿下退無可退,陛下對太子的支持遠超以往。前些日期傳出來秦王要洛陽避禍,實在不知殿下到底作何打算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杜如晦丟嘴裡幾顆黃豆,嘎吱嘎吱的嚼起來,一直到黃豆被緩緩吃下才開口說道:“玄齡兄,你我二人在殿下身邊多年,深知殿下脾氣,他是寧願死也不能忍的性子,至於洛陽避禍的說法怕是放的煙幕,遮人耳目而已,看來這次所圖不小呀。”
房玄齡說道:“殿下跟太子之爭,從殿下剿滅王世充之後就開始了。這些年雖然互有輸贏,但都沒有致死對方的意思。在為兄看來,此次秦王殿下想要獲勝,除了下死手之外彆無他法。也正因為如此,為兄才慎之又慎啊。”
杜如晦對著房喬拱了拱手,表示同意,然後說道:“如果秦王殿下不願兄弟相殘,那你我二人去或者不去都沒有什麼意義。如果殿下有了決斷,今晚必定會遣人來召我二人。”
正在這個時候,下人來報,說尉遲恭在外麵求見。打發了下人出去,讓人把尉遲恭請到書房來。房喬和杜如晦相視一笑,異口同聲說到:“看來是下了決斷,人果然來了。”
尉遲恭到了書房,發現杜如晦居然也在,心想著看來俺老黑運氣不錯,可以少跑一家了。等看到矮幾上有酒有黃豆,就知道兩人剛才在飲酒。心中就有些不快,我們一幫人在籌劃大事,你們兩人居然還有閒情喝酒,讀書人果然沒一個好東西,一會要是說不去,俺老黑一劍捅死一個。
於是粗聲粗氣的說道:“老杜也在這裡就更好,秦王殿下有請兩位。”
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:()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