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明對這隻小貓喜歡的不得了,前世小時候在農村,所以養貓十分方便,曾經養過不少貓。可惜都養不長,不是養死了,而是養大了之後到處野,開始偶爾回來,之後就再也不回來了,為此葛明小時候傷心了很久。
工作後經常出差,根本就不可能養貓,再次遇上這隻小貓,也算是緣分了。除了葛明其他幾人也都很喜歡這隻小貓,人類幼崽喜歡動物幼崽,簡直就是天性。尤其是丁香,已經沒有尊卑之分,老跟葛明搶小貓。
當小貓又被丁香搶走的時候,張富貴終於帶著一包東西回來了,還沒到葛明旁邊,就已經有了一股子香味傳過來,這種香味非常淡雅。張富貴把一包丁香花遞給了葛明,看到丁香抱著的小貓也是歡喜的不得了,跟戴健湊過去跟丁香一起逗貓。
有了味道不錯的花,就可以蒸精油了。其實花草樹木和各種香料的香味,來源都是揮發性精油,通過加熱的方式讓精油揮發,然後過冷凝結就可以了,跟蒸酒沒多大區彆。前段時間葛明做的小酥肉,乾炒花椒之後鍋裡就有一層油膜,這個東西就是花椒的精油。其實花椒聞起來是橘子和檸檬香,吃的時候才會感覺麻。
葛明不禁感歎,來莊子上的時候帶了蒸酒的設備,確實英明神武。
讓丁香找個木盒子,鋪上軟軟的穀草,把小貓放進去睡覺。本來想鋪點麻布,主要是怕人說敗家,畢竟莊子上不少娃還光著屁股呢,葛明突然感覺活得有點累,是不是太在意彆人的看法了?雖然是孩子的身體,但是是大人的思維,遠不如真正的小孩子活得爽快。
張富貴和戴健看到小貓已經放回了葛明房間,也就跟葛明告辭了,出門之後跟另外的娃子彙合,一群孩子嘻嘻哈哈,又開始在莊子上東跑西跑。
生火燒水蒸丁香花,足足過了一個時辰,水都差點燒乾了,在接水的木桶裡總算看到了一點油花,這個產量低的令人發指。有了精油就要趕緊做肥皂,不然精油就揮發了。做肥皂對於葛明來說已經輕車熟路,隻是這次是專門用來送給母親的,自然要製作的更加精細才是。
還是皂化反應,差不多的時候加點海鹽和精油攪拌,海鹽是肥皂的硬化劑,臨渝距離渤海不遠,所以平常吃的全是海鹽。海鹽中的鎂、鈣元素能夠促進肥皂硬化。其實可以用來做肥皂硬化劑的東西其實很多,還有白泥、牛奶,尤其是加了牛奶之後肥皂還要更細膩一些。
硬化劑對於肥皂來說非常重要,可以使肥皂更加堅硬、穩定,使用起來也能持久一些,這樣做出來的肥皂更加接近後世的香皂,而不是比較軟的豬胰子了。
精油是香味物質的濃縮,味道聞起來基本都不是香味,但是稀釋之後味道就會變香,這個有點神奇。隨著精油的加入,香味開始彌漫開來,旁邊的丁香和小猴子都不停吸著鼻子。接下來放置一段時間,等硬化之後切成適合的形狀就可以了。
現在需要設計一個香皂盒,這樣的顯得上檔次一些。葛明拿起鵝毛筆,找出來一張紙,開始畫圖紙。香皂盒設計成了類似後世有蓋的香皂盒。底部要高出來一些,弄成鏤空的防止積水。整個香皂盒設計成圓角,盒子內部設計成長方形,製作難度不大,但是比較美觀。
木器的防水其實唐代已經做的很好了,這種精致的東西可以做成漆器,大漆的使用源遠流長,據說馬王堆出土的漆器漆膜鮮豔完整,那可是西漢時期。葛明心裡有些惡趣味,想著不知道會不會有朝一日被後世考證,說是古代連香皂盒都隱含著天圓地方之說。
讓小猴子把圖紙送給戴健家,順便點了點銅錢過去。做漆器的木料並不追求名貴,隻要不變形就行,但是大漆的價格就比較高了,莊子上實在太窮了,葛明懷疑戴健家都未必有大漆。大漆的乾燥需要時間較長,而且需要多遍上漆和打磨,希望能來得及才是。
這天事情太多,葛明好像從來沒有這麼忙碌過,想到自己還是個孩子,心裡不禁的誇自己:天下興亡娃娃有責啊。正在葛明背著手在院子裡晃蕩時,張春來有準時準點的到來了,說是要給葛明演示刀工。
隻見張春來菜刀翻飛,片刻功夫一根黃瓜就被砍了無數刀。放下菜刀之後張春來拿起黃瓜,輕輕一捋,一根蓑衣黃瓜就呈現在葛明眼前。
太厲害了,這才幾天,難道張春來是廚神下凡不成。據說後世廚師刀工的考核就有蓑衣黃瓜這一項,沒有勤學苦練根本切不出來,講究運刀快而且準,並且收放自如,尤其是厚重的菜刀做到收放自如,這非常難。
“春來大哥,厲害厲害,沒想到你的刀工進步如此神速。”葛明不禁雙手鼓掌,旁邊的小猴子和丁香已經看傻了,也跟著鼓掌。
有了這種刀工基本就算入門了,很多食材料理起來就沒任何問題了。葛明在想著要不要來幾道爆炒的菜,這才是炒菜的精髓所在,遺憾的是今天沒收到豬,不然來個溜三樣還是非常不錯的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多謝小郎君誇獎,今天晚上咱們吃點什麼?”自從跟葛明熟悉了之後,張春來也不像最初葛明見時那麼沉默拘謹,跟葛明的話明顯多了很多。
其實吃點什麼,很大程度上是張春來想跟葛明學做新的菜式,葛明自然是懂得,奈何食材和調料都不足,做來做去都是這些菜。再說鼓風機都好像沒做好呢,火候不夠很多菜做不出來,隻能做些不太講究火候的家常菜。
張春來這一問,還真的難住了葛明。今天吃點什麼,是人類吃飽飯之後的共同難題。
“今天不做菜了,做個能夠流傳千古的麵食算了。”雖然食材不多,但是一樣麵食百樣吃。
張春來聽後瞪大了雙眼,急忙問到:“小郎君,什麼麵食能夠流傳千古的?”
葛明嘿嘿一笑,先讓張春來去準備材料。小米麵、豬油、小麥粉,就這幾樣而已。小米麵加豬油攪拌成糊狀,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油酥,也是最經典的一種。小麥粉要太開燙麵,硬麵餃子軟麵餅嘛,這樣揉出來的麵團才比較軟,烙出來的餅才是鬆軟的。
揉好的麵團醒麵,然後擀成薄片,刷上一層油酥,最後卷起來分成大小合適的麵團。每個麵團都需要反複對折多次,這樣才能起層,最後把麵團擀成方形。爐灶一定要用麥秸點火,這種軟火最適合烙餅。刷上一層豬油,烙到兩麵金黃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