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明聽到“萬物都可以用來炒雞蛋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,葛明笑的差點嗆住,好在丁香趕緊放下碗筷幫著葛明拍拍後背。
萬物炒雞蛋有個來源,話說葛明後世有個朋友,朋友老婆生孩子的時候住在月子中心。葛明的朋友每天下了班去陪老婆孩子,順便吃個家屬餐。這個朋友每天都曬家屬餐,足足四十二天,湯永遠是雞蛋湯,每天都不重樣,所以葛明總結了萬物都能雞蛋湯,萬物也能炒雞蛋的說法。
等到葛明呼吸順暢了才說到:“春來大哥,黃瓜有老嫩之分,等到秋天的時候黃瓜變黃了,去皮去籽,切片炒肉那才叫好吃。”張春來點頭表示記住了。
老黃瓜炒肉,西瓜皮炒肉,有機會可以試試,非常好吃,香香的水靈靈的,一般人肯定沒吃過。
葛明又嘗了嘗肉片,味道也非常不錯。如果炒瘦肉,講究嫩,但是肥瘦相間的肉要老點才好吃,至少炒到肉片出油卷起來,略帶焦糖色最好,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鹽煎肉。
幾人簡單的用過了中飯,葛明這才對張春來說到:“春來大哥,不知道對於菜式你有什麼想法沒有?”這個問題葛明前段時間就問過張春來,菜式要新穎但是成本不能太高,畢竟窮人多富人實在太少。
一個酒樓肯定需要自己的特色,雖然此時還是美食荒漠,但是盛唐即將來到,人們生活富裕了自然也想吃點好的,現在就是在搶占先機。
“小郎君,這個問題我一直都在想,而且非常認同小郎君的想法。酒樓要有主打菜式,這個菜式還不能受到季節影響,應該什麼時候都能買到。不過貴人不吃豬肉,主要是吃羊肉。但是我覺得小郎君好像不愛吃羊肉,所以根本就沒教過我羊肉的菜式。”
葛明嘿嘿一笑說到:“羊肉不管怎麼處理,都很難除掉膻味,豬肉異味就比較小,所以我確實喜歡吃豬肉。”
張春來說到:“但是公豬肉味道騷臭,還不如羊肉好吃。”葛明聽後神秘一笑。
“暫時先儘量買母豬肉吧,等到年底,莊子上的豬就可以殺來吃了,那才是最好吃的豬肉。嘿嘿。”
最近隨著包貨紙的到處售賣,莊子上總算看到回頭錢了,根據葛明的計劃全部買小豬仔,然後王麻子給每個小豬來上一刀,最後把豬分給莊戶每家,等到年底給每家一些好處費,莊戶賺錢還留下不少豬糞,實在是個綠色環保的項目,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叫多贏。
相信這時候每家應該都分上了幾頭小豬吧?張春來撓撓頭,不懂為何葛明如此自信。
葛明接著說到:“豬肉絕對應該主打,菜式會非常多,關鍵咱家的豬跟普通的豬不同,這可是秘方,沒有異味隻有香味。再說養豬比養羊更適合莊戶人家,豬不挑食長得也快,造糞能力也很強,豬糞發酵了就是最好的農家肥。”
“魚肉、雞鴨蛋都應該經常可以提供。不過新鮮的菜到了冬天就沒有了,不過本小郎君自有辦法,到時候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。”
袁老道此時有些聽不下去了,瞪著眼睛對葛明說到:“小子,老道聽你的話越說越大。”
葛明嘿嘿一笑說到:“袁先生,為何莊戶人家田地不少,一年也沒多少產出?除了少了牲畜,肥料不足也是個大問題。您老追求天道,要說農活還不如小子精通,小子可是看過齊民要術的。”
袁老道沉默片晌才說到:“老道確實沒看過農書,老道不跟你爭辯。不過這次問你問題,好歹不是有了出處,不是隻看內容不記得書名了。”
葛明對於無法回答的問題,那就是看書不記得書名。要是知道有出處的,自然是回答看什麼書上學到的,這樣才更有說服力不是?
袁老道學識淵博,但是看書的目的在於尋找天道、長生、飛升,自然是不看農書的,任誰都不相信農書上會有這些東西。
其實葛明也沒看過什麼齊民要術,隻是後世聽過而已。農書這東西應該農戶好好看看,問題是農戶全都不識字,識字的人基本不會成為農戶,所以農書在古代的地位非常尷尬。
自己前世就在農村長大的,對農活還是了解不少的。後世種田,也算是千年經驗總結的結果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葛明見袁老道不說話了,又接著對張春來說到:“肉食肯定要考慮成本,雖然我們可以買貴一些也能賺錢,但是很多人估計吃不起。比如上次在莊子上做的條子肉,可以弄點菜乾鋪在肉下,蒸熟了菜乾比肉還要好吃。這樣用的肉少一些,就不用賣太貴,很多人都能吃的起。”
“我聽說做酒樓就是做加法,口味要滿足更多的人口味,價格要滿足更多人的價格,這樣才能做得下去。當然這個比較適合在縣城,要是在長安這樣的地方,那肯定隻做價格最高的菜式,隻招待少數貴人,不但活輕鬆,賺錢還更多。”
葛明見張春來沒反應,繼續開始瞎掰:“隻要東西好吃,勳貴排隊都來吃,咱一天還隻做幾桌生意,來晚了不接待。而且還不讓點菜,咱們做什麼他們就吃什麼。愛吃吃,不吃就走。到時候在酒樓裡要貼上幾張大字,上麵就寫:不準打罵顧客。”
張春來聽得目瞪口呆,自己隻是廚子,自然不懂得做生意,也從來沒有人跟他說過做酒樓有這麼多講究的。對於張春來來說,做廚子無非“勤行”而已,講究的是能吃苦,要勤快,廚藝好,飯菜香。
袁老道倒是聽得津津有味,其實做生意的本質還是心理學,像袁老道這種兼職看相算命的,無一不是心理大師,所以葛明一說就全都懂了。無非饑餓營銷而已,菜的口味已經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能吃上是身份的象征。
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:()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