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明從來就沒去過西廂房,隻知道裡麵是家裡的護衛、護院之類的人,平常根本就沒什麼交集,唯一認識的人就是劉義。
於是葛明讓丁香陪著秦向軍消消食,讓小丫和小猴子也跟著秦向軍玩,自己一人去了西廂房。
進了院子,剛好看到劉義。劉義見狀趕緊上前說話:“小人拜見小郎君。”
葛明笑著說到:“原來是劉叔,千萬不要小人小人的稱呼,我受不了這個。我姑姑和姑父住在哪個跨院?”
劉藝笑著說道:“就在這個院子。”說完往旁邊的院子一指。
葛明說到:“我去給姑姑、姑父問個安。”說完徑直走了進去。
進了院子就看到跟表哥差不多肥碩的姑父,於是葛明趕緊上前請安:“小侄給姑父請安。”
葛明姑父名叫秦奮,絕對是當地拔了尖兒的富人。秦奮一看是葛明,笑著說道:“原來是明兒。”
葛明笑著說到:“姑父可曾用過早飯?”
秦奮拍拍肚子說到:“正是因為用過了早飯,所以才有些積食,在院子裡站站消消食,嘿嘿。”看來傻表哥絕對是遺傳了姑父好吃的性子。
“今天早上的蒸餅,對了你家叫包子,鬆軟可口甚是美味,不自覺就用多了些。”
葛明笑著說到:“要是姑父喜歡,到時候把包子的秘方給姑父炒上一份。”
秦奮聽後滿臉笑容,說到:“這不好吧,姑父聽說這是你家的秘方,從來不外傳的。”
葛明說到:“姑父又不是外人,怎麼算是外傳呢?”
秦奮聽後哈哈大笑,說到:“明兒果然長大了,不錯不錯,哈哈哈哈。”
這時候葛氏聽到外麵有人說話,也走了出來,一看原來是葛明。葛明見狀趕緊給姑姑施禮,姑姑疼侄子那是真的疼啊。
葛氏拉著葛明的手說到:“就你禮節多,外麵涼,趕緊進房間說話。”說完拉著葛明進了房間,秦奮也跟著回了房間。
幾人落座之後,秦奮說到:“明兒,你家這個桌椅確實舒服,姑父這身肥肉要是跪坐的話片刻功夫腿腳就要抽筋。”
姑姑插話說到:“這可是我家明兒想出來的,就是擔心弟弟和弟媳跪坐辛苦,我家明兒真是有孝心,連早上的包子聽說也是為了父母更好克化。”葛明沒想到自己做的什麼事都被弄到孝道上去了。
“要是姑父喜歡,到時候拉幾車回去就是了,城東木匠坊專門做這個。不瞞姑姑和姑父,這個木匠坊就是我們哥三個的。”
秦奮聽後笑著說到:“好好好,走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一些。”
秦奮可是大商人,彆看死肥死肥的,精明的很,不然哪裡來的這麼大一份家業。於是笑著說到:“明兒啊,你總不能是專門送秘方和家具的吧?有事就直說,姑父必定幫你。”
葛明本來就想著應該怎麼起個頭,姑父這麼一說那話題就來了。
葛明笑著說到:“其實也沒什麼大事,小侄才知道姑父的產業跟大海有關,這不家裡的酒樓需要一些食材嘛,以後想讓姑父按時派人送食材過來。”
秦奮笑著說到:“就這種小事啊?想要什麼列個單子,每月姑父安排人給送一趟就是了。”
葛明趕緊給秦奮施禮,說到:“那小侄就多謝姑父了。”
葛明又接著說到:“姑父感覺酒樓的飯菜如何?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秦奮吧嗒著嘴說到:“姑父自認為是吃過見過的主兒,但是還是被酒樓的飯菜震驚到了。雖然沒什麼名貴的東西,但是就是好吃。”
葛明說到:“這菜式的味道關鍵要看調料,小侄以前看書看過一種調料的製作方法,非要在海邊才能做出來。”
葛氏聽後眼前一亮,因為葛明隻要說什麼書上看來的,必定都是好東西,住了這多日子這點自然早就知道了。
葛氏笑著說道:“我家明兒看過的肯定都是好東西。”
秦奮也笑著說到:“難不成讓姑父做這種調料,給酒樓用?”
葛明笑著說到:“酒樓用才能用多少,這東西可以在整個大唐賣。”
秦奮聽後臉上肌肉都有些跳動,在整個大唐賣,這可不是小生意,急切的問答:“那是何物?”
葛明說到:“就是魚露,不知道姑父知道醬油怎麼做出來的嗎?”
秦奮說到:“這東西價格很高,隻聽說是肉做出來的。”
葛明笑著說到:“其實就是肉加鹽而已。這個魚露跟醬油做法類似,魚加鹽而已。”
“這麼簡單?”
“就是這麼簡單。而且不用什麼大魚,海邊最常見的小魚就行。要弄點大木桶,一層小魚一層海鹽,密封起來發酵一年就可以用了。時間越久顏色越好看,鮮味越重而且腥味越低。哪怕是水煮的青菜,蘸上一點都美味異常。”
秦奮果然叫秦奮,想到賺錢就情不自禁的興奮,此時激動的站了起來,搓著雙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。
葛明見狀說到:“姑父,不要晃來晃去了,小侄有些眼暈。”
秦奮這才停住,問道:“這個魚露的製作真的這麼簡單?”
葛明說到:“就是這麼簡單。”
秦奮說到:“海邊小魚多得是,漁民都懶得處理,一個銅錢都能買不少回來。也就鹽有點成本,但是在海邊海鹽也便宜很多。”
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:()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