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葛家下人基本都是老頭子,老花眼的不在少數。看到福伯鼻子上架著東西,好奇心驅使下對福伯問來問去的。
“聽我老劉說,這可是仙家的法器,有了這個老花眼都能看清楚眼前的東西。”
“而且還能生火用,你們什麼表情,難道不信?”福伯把眼睛從鼻子上拿下來,對著地上的乾草學著葛明的樣子點燃了乾草。
眾下人驚詫不已,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。
“哎呀,真的是仙家法器。”
“劉管家,這不會把你眼睛燒瞎了吧?”
。。。
葛明看著七嘴八舌的人,跟著孫思邈回了東跨院。孫思邈擺弄著老花鏡,拿起一本書試了試,心滿意足。
最終還是忍不住問到:“小子,你到底是如何想到的?”葛明就知道是這樣,所以才跟著孫思邈到了他的房間。
“要是小子說是瞎琢磨出來的,不知道孫先生相信不相信?”
“不少讓老道感到驚奇的東西,你都說是瞎琢磨的,或者是書上看到的,老道也已經習以為常了。”
“孫先生,您就當小子是夢中所學吧。小子現在也分不清前些年是不是在做夢。”葛明覺得自己是個穿越者,但有時候又覺得後世的經曆,是不是就是葛明這娃子的夢而已?又或者是夢中夢?這些東西本就說不清楚。
“不瞞孫先生,小子學問大著呢。上到天地如何形成,下到吃喝玩樂穿戴,沒有不懂的。”
孫思邈臉上不停抽搐,指了指房門說到:“滾出去。”葛明心中暗道:好嘞,就這樣出了孫思邈的房門。
哎,自己是個半吊子,關於近視和老花也就隻能解釋這麼多了。抱歉了老孫,本小郎君對不住了。
葛明一邊走一邊心裡在琢磨,要是等到孫道長知道自己的新版西遊記,不知道會是個什麼表情。
兩個堂哥總算不催稿了,不過葛明沒事也在琢磨西遊記到底怎麼寫下去,寫這個東西首先是練字,關鍵還在於鍛煉瞎編的能力,讀書人嘛,不會瞎編還混個蛋。
但是不可能佛教做主角的,必須是道家。原版西遊記是一個道家弟子,也就是悟空。兩個天庭大官,八戒和沙僧,還有一個小妖怪,就是龍馬,這樣一個團隊護送佛家上西天。
後來葛明決定,就不要和尚取經了,乾脆道家子弟學醫好了,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成一代神醫了。
原型就是孫思邈,少年聰慧被人稱為聖童。然而體弱多病,久病成醫。後來立下壯誌豪言,隻願人間沒有疾病。
於是棄文學醫,一路西行尋藥尋醫,這個過程中碰到來不少妖魔鬼怪阻撓,妖魔鬼怪嘛,就是見不得人間好,不過好在有悟空等人保護。
唐僧就不要出來了,但是為了尊敬原主角,玄奘裡麵取個玄字。為了拍拍李家的馬屁,所以這人最好姓李。原型既然是孫思邈,那必須有個邈字。
主角名就叫李玄邈了,吃一口就能延年益壽。
妖怪還是那些妖怪,故事還是差不多的故事,隻是換個主角而已,這樣瞎編的難度就小了很多。
葛明想到這個想法時暗暗得意,取經有什麼用?不如宣言宣揚醫學,以後世上多幾個孫思邈這樣的人,那會是何等景象?
至於那些妖魔鬼怪,全都是寶貝啊,要是以後有人得罪本小郎君,尤其是自己惹不起的勳貴,必定把妖魔鬼怪的後台寫成這些人。
。。。。。。
清明節是古人極為看重的一個節氣,這是祭祖的大日子。後世還比較完整保留這個習俗的主要還是南方地區,北方經常受到戰亂,自從五胡亂華開始,北人就開始往南遷移。五代十國的時候中原更是亂成了一鍋粥,到了北宋時臨渝居然屬於遼國。
好在南方戰亂不那麼多,才讓不少風俗較為完整的保留下來,否則就真的隻有在史書上才能看得到了。
清明節時,整個大唐都是要放假的,一些外出做官的家都不能回,隻能擺個牌位上柱香、點上蠟燭祭祀一下。
葛家的祖墳就在莊子附近,福伯在清明節前幾天早早買好來不少祭祀的東西,好大兩堆,居然還有木匠坊的新式家具,難道說燒這玩意?也讓祖宗用上新家具?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隻是葛明沒看到燒紙,後世農村以前是把紙剪成銅錢的樣子燒給祖先,也不是一個個的銅錢模樣,是在一疊草紙上剪出很多銅錢的樣子。
葛明心中不免疑惑,不燒紙錢怎麼把銅錢給祖先?葛明自然不懂這些,不過福伯懂啊,於是葛明就跟福伯閒聊了一會。
“福伯,不給祖先燒點紙錢嗎?”
“小郎君,何為紙錢?這是祭祀用的東西嗎?老仆從沒聽過。”福伯一聽還挺著急,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了什麼新鮮玩意,這要是彆人家有咱家沒有,那就是對祖先大不敬了。
燒紙的習俗形成其實非常晚,大概是到了元朝才開始流行起來,在以前都是燒實物。
要是沒有燒紙的習慣?那造紙作坊的草紙怎麼賣?生意還想不想在上一個台階?你說巧不巧,葛明弄出來的草紙雖然也叫包貨紙,但是後世也經常用來做燒紙。
據說很早以前祭祖需要焚燒一些秸稈之類的東西,後來改成燒草紙,難道說跟草紙是秸稈之類東西造出來的有關?其實是因為草紙容易燃燒,燃後一大堆灰,看著就很多。
古人極為重視的祭祖,葛明居然在想生意,這要是祖先知道了,肯定會一個旱雷把葛明劈死。當然,葛明也不怎麼怕,自己就是被雷劈過來的,再劈一下說不定就能回去了。
“福伯,準備一些包貨紙,我打算把去年寫的幾首詩寫上,燒給祖宗看看,說不定祖宗在地下開心不已,也能保佑我以後考個狀元。”
福伯一聽眼睛一亮,笑著說到:“以往都是燒些祭文,這次不但有祭文還有小郎君的幾首詩,祖宗肯定會保佑的。”說完就去找包貨紙了。
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:()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