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刻鐘之後,劉義總算到了。不用太高深的算學,隨便一算大哥、二哥的馬速度是劉義駑馬的兩倍。。。。。。。
劉義看到葛明哥三個蹲在路邊,趕忙也停住馬,一問才知道葛明覺得太冷。於是從身後拿出褡褳,找了一件皮袍子出來。給葛明裹在腦袋上,順便遮住前胸,如同粽子一般。
葛明暴力的把皮袍子扯了下來,從懷裡掏出平光鏡出來,戴在臉上。這東西其他三人都看到過,孫神仙、福伯、祿伯三人都有,說是老花鏡。
“老四,你老花了?”這種問題葛明根本就不打算回答,戴好眼鏡之後用皮袍子把自己裹起來,眼睛這邊自然要露出來。
“二哥,小弟坐你的馬。”葛糧一聽老大不樂意。
“老四,嫌棄大哥馬術不行?”
“大哥,就是你馬術很行,所以小弟才遭了罪。”葛糧撓撓頭,老四都這麼說了自己還能說什麼。
葛倉上馬,劉藝和葛倉幫著把葛明抬到馬上,三匹馬這才又出發。劉義的馬實在太慢,於是約好了下一站休息的地點,然後三匹馬各走各的。
葛糧一馬當先又跑到最前麵浪去了。
葛倉騎馬要穩很多,相當於後世重慶師傅和專車師傅的差彆,人自然也暖和了不少。這一路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中間還在一個鎮子上吃了一次東西,到了下午總算到了合浦地界。
合浦比臨渝大一些,不過也是下縣,人口並不多。雖然這裡盛產各種海鮮,但是這東西在古代根本就沒辦法運輸,隻有部分可以做成乾貨的海產品才能換點錢回來。
凡是靠海的地方,鹽堿地往往非常多,可以種的田相對就少了,所以這裡並不算富裕。好在這裡產鹽,但是鹽也不是隨便能夠售賣的,總體來說對於平民來說活路不多。
合浦也盛產珍珠,不過這時候珍珠貝不是養殖的,需要有人潛水下去撈,打開之後就看運氣了,所以雖然出名,但是產量並不高。
這份工作十分危險,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後世也不少人從事潛水收集鮑魚、海參、海膽的工作,一般來說五十歲之前就要退休了。這還是有氧氣設備、防護服的基礎上。在古代潛水采珍珠,人怕是活不到三十歲,這個時候對潛水病根本就沒有任何認識。
秦家雖然縣城也有宅子,但是還是喜歡住在海邊的漁村。雖然秦家富貴,但是以前是商籍,在城裡人家都看不起,所以乾脆就少往城裡跑。
說是漁村,大概跟葛家莊子差不多大小,不過三四十戶人家而已。
跟葛家莊子有些類似,這些人也都是當年戰亂時跟著秦家高麗避難的,所以秦家雖然商戶,但是在當地名聲不錯,頗有威望。這些漁家每家都有在秦家商隊乾活的。
等到秦軍得了散官並且授勳,全家人又從商籍變成了農籍,秦家可算挺直了腰了。再說小舅子已經是平洲彆駕,雖然不去州府上任,但是現在代管了幾個縣,誰還敢小覷?
姑父正在跟葛氏聊著天,以前原本不待見秦家的人現在也主動示好,這可都是軍兒換回來了。不過要是沒有葛家,軍兒也沒有這一身的本事,更沒有這樣立功的機會,要說還是要感謝葛家。
尤其是明兒,這孩子真是好樣的。聽說過兩年不去太學了,陛下下旨讓陪著太子讀書,這是多大的榮耀啊,說起這個葛氏就笑的見牙不見眼。
“夫君啊,看來彆說葛家的前途,連咱們秦家的前途以後都要靠著明兒了。”
“那是自然,說來也奇怪了,彆看明兒這孩子年幼,做事有板有眼。這好長時間不見了,我還挺想念的,現在也暖和了,要不給兄弟去封信,有空讓人把明兒送過來住些日子?”
葛氏也覺得甚好,再說葛明來的時候秦軍也肯定會跟著回來,作為母親哪裡有不想兒子的呢?
正在這個時候,下人急匆匆來通報,說是侄少爺來了。
侄少爺?姑父交遊廣闊,做生意的嘛,表麵上哥們弟兄不少,要說侄子還真不少。
“說清楚,哪個侄少爺?”
下人說到:“臨渝來的。”
這還了得,雖然確實不少侄子,這個侄子才是最親的。兩人居然站起身來,推開門往大門迎去。
葛糧牽著馬,瀟瀟灑灑的站在秦府門外。葛倉也差不多,劉義精神頭也可以。
葛明在紮馬步走路,走起路來如同大猩猩一般。兩個哥哥憋著不笑,一片兄友弟恭的和諧場麵。路途實在遙遠,葛明以前不過抽空騎騎自己的小馬,從來就沒有這樣大的強度。
現在雙腿內側怕是已經破皮了,屁股更是要被顛碎了。
這時候隻看到秦府中門大開,這可不是一般的禮遇,一般客人不過大門旁邊的側門開一下,可見對侄少爺多麼看重。
中門一開,姑父和姑母就出現在大門口,一看三個侄子全都來了,更是欣喜不已,隻是沒看到自家的秦軍。
看到姑父和姑母,葛家三兄弟趕緊給姑父姑母施禮,劉義也在旁邊給姑老爺、姑奶奶施禮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葛氏看到葛明如同大猩猩一般,噗嗤一聲笑道:“明兒,這是怎麼了?多日沒見姑母,打算逗姑母開心?”
“姑母啊,這一路上都是騎馬,侄兒這大腿怕是磨破了。”
姑父說到:“這天氣還不暖和,騎馬多冷啊,怎麼不坐船呢?要是坐船躲在船艙裡,雖然晚點到但是舒坦。”
葛明轉頭看向兩位哥哥,說到:“大哥、二哥,到合浦可以坐船?”
“當然可以坐船了,合浦就是濡水的入海口。”
“那你們怎麼不早說?早說小弟坐船來了。”
“那你也沒問啊。”
。。。
姑母看到三人打嘴仗,覺得有趣,不由得想到了秦軍。
“明兒,你表哥怎麼沒跟著一起回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