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著陳羽這一連串的話後,朱棣傻眼了。
這一點自己還真是辜負陳兄弟的期望了,他官場潛規則真不了解。
可是陳羽說完之後,朱棣感覺好像有些懂了。
說白了就是一個‘利’字。
隻不過殺貪官是與貪官爭利;殺違反大明寶鈔政策的人,近乎於和天下人爭利!
朱棣緩緩閉上眼睛,沉思片刻之後,睜開眼睛說道:
“陳兄弟,洪武大帝對待貪官汙吏,那是有多少殺多少,雖殺不完,但是卻讓所有官員都知道頭上懸掛著一把刀,知道有所收斂。”
“如今的永樂帝因為是靖難之身登基,所以選擇施仁政,但並不代表著永樂帝的刀不鋒利!”
對財潛規則,用權!
對權潛規則,用刀!
這就是朱棣的帝王權術!
陳羽看著今天的老朱殺氣格外的大,打趣道:
“咋了老朱,動不動就殺這個殺那個,喝醉想起軍旅生活了?”
“人家永樂帝才不像你,他要真像你說的這樣做了,連裡麵的利害關係都拎不清,那還當什麼皇帝,還不如早早將皇位還給建文,畢竟建文可做不出這樣直接動搖大明根基的愚蠢決定。”
陳羽此番話一出,現場鴉雀無聲。
此時鄭和心中有些崩潰。
尼瑪!
我這是聽到了什麼不該聽的。
建文可是朱棣的逆鱗!
不是因為朱棣小心眼,而是建文並沒有在那一場大火中被燒死,趁亂從皇宮中的密道逃跑了!
至今下落不明。
一個建文不夠,還蹦出一個動搖大明根基……
鄭和想著雖然陳羽這頓火鍋吃的值,但是也不能把命搭進去,還是沉默為好。
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。
相反鄭和想象中朱棣的暴怒場景並沒有出現,反倒是朱棣聽見這句話酒頓時醒了大半。
他眼神一凝隨,即強行平複了自身的情緒,笑著向著陳羽問道:
“我在政務上的領悟能力確實差了些,還請陳兄弟解惑。”
朱棣生性好武,在軍事行動上比較固執。
就比如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軍事戰略,認為隻有通過武力才能徹底解決北方邊境的安全隱患,無論朝中大臣如何勸說都沒用。
可是在國家大事方麵,朱棣經常會聽取大臣的建議,尤其是姚廣孝,就比如當初決定下西洋就有姚廣孝的影響。
如今又有了一個人,那就是陳羽。
當陳羽說出如果朱棣答應嚴格執行寶鈔策略,將連朱允炆那個小王八蛋都不如的時候,朱棣刹那間驚醒。
意識到陳羽這樣說,其中一定有什麼自己看不見的弊端,而且這弊端一個處理不好,足以將整個大明顛覆!
聽見老朱這樣誠信發問,陳羽慵懶的躺在倚靠上,每到了酒足飯飽之後,閒暇之餘,吹吹牛,展示一下自己的高談闊論與才能,這種飯後裝逼的事情,他最愛乾了。
因此,陳羽微微頷首道:
“行吧,那今日我就給你講解一番大明寶鈔會發展成如今的樣子,希望老朱你聽完之後,可以認識到寶鈔的弊端,選擇棄寶鈔選白銀。”
此話一出,朱棣眼中瞬間滿滿的求知欲。
他好像隻想著如何解決寶鈔的問題,從而忽略了大明寶鈔為什麼會發展成如今的樣子!
朱棣打起精神來,將方才心中的負麵情緒全部拋之腦後。
集中所有注意力,想要聽聽陳羽這樣的妖孽大才,如何深入剖析大明寶鈔。
相較於販賣精鹽生意是他的錢袋子來說,大明寶鈔則是他的‘永樂牌印鈔機’。
尤其最近國庫空虛,想要啟動印鈔時,被以夏原吉為首的太子府屬官集體上疏叫停。
他想要迫切的找到一個辦法,可以讓這台‘永樂牌印鈔機’重新動起來的辦法!
“接下來我給你演示一遍貨幣的由來,也就是大明寶鈔的由來。”
陳羽說完從袖口中掏出一張宣紙,拍在桌子上,對著朱棣說道:
“老朱,你信我嗎?”
朱棣頓了頓,隨後用力的點了點頭。
這小子的屠龍術經過身懷伏龍術姚廣孝的確認,再加上這段時間陳羽所展現出來的才學,那必須信啊!
陳羽指著拍在桌子上的宣紙,淡淡的說道:
“既然信我,那我說這張紙價值十兩銀子,而這張宣紙就是價值十兩麵值的寶鈔,這就是貨幣的誕生。”
“老朱,這張宣紙也就是幾文錢,可是我卻賦予了它十兩的價值,那麼我是憑借什麼做到的呢?”
朱棣頓了頓,說道:
“憑借我對你的信任!”
陳羽點了點頭,說道:
“不錯,就是信任,可要放在國家與百姓之間,我將其稱之為‘信譽’。”
“若是對於不信任我的人,我又該怎麼樣使他相信這張宣紙價值十兩白銀?”
朱棣沉吟片刻之後,回道:
“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!”
陳羽點了點頭,說道:
“不錯,所以朝廷憑借著信譽與軍隊讓信任大明貨幣的子民、不信任大明貨幣的子民都相信朝廷發行的貨幣價值多少白銀,然後就誕生出了‘大明寶鈔’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朱棣聞言有些遲疑的問道:
“可是如今民間大明寶鈔的價值在不斷貶值,這樣的情況難道是因為朝廷的信譽與軍隊戰力降低?”
鄭和聽見陳羽所說,也是一臉的詫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