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閣。
朱高熾從禦書房出來之後,立刻召見了楊世奇、楊榮二人。
楊世奇與楊榮二人此刻正廳內喝著茶,不知朱高熾為何急著召見二人,但是二人心中已經感覺出來了有些不對勁。
往常這樣的召集,應該是三人。
可這一次卻獨少謝縉。
在二人思索之際,朱高熾麵無表情的走了進來。
二人見狀,行完禮之後,朱高熾坐上了主座。
喝了兩口茶,醞釀了一下情緒,朱高熾從袖口中拿出一份奏疏放在了桌子上。
“減免蘇、鬆、嘉、湖四地賦稅,誰的主意?
楊世奇與楊榮對視一眼,傳達著消息:
不是我告的密。
朱高熾見沒人說話,臉色很難看。
“彭~”
突然,朱高熾將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。
這一聲茶杯破碎的聲音,讓楊世奇與楊榮心中咯噔一聲。
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並沒有向朱高熾彙報,原因就是擔心太子儲君遭到牽連。
可眼下不知哪個不長眼,還是將朱高熾牽扯了進來。
朱高熾沒有了往日的和善,銳利的目光在二楊身上掃過一圈之後,冷冷的說道:
“蘇、鬆、嘉、湖四地占據著大明國庫三分之一的稅收,在這樣的情況下,你們竟不知輕重帶領大批文官上了減免賦稅的奏疏,這是什麼意思?”
聽著朱高熾話語中的冷冽,楊榮與楊士奇感覺這位太子爺好像真的生氣了。
畢竟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朱高熾失去了平日裡溫文爾雅的模樣,於是屁股像裝了彈簧一樣,急忙起身,躬著身子。
楊榮猶豫片刻之後,拱著手,主動開口說道:
“太子爺,這是下麵官員的意思。”
“浙江地帶發生了水患,蘇、鬆、嘉、湖四地尤為嚴重,就是因為此四地稅收在大明占據著重要位置,所以才應該減免賦稅,給它們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。”
朱高熾聽見楊榮的狡辯,臉色更加差了,指了指楊榮沉聲道:
“水患嚴重?你當朝廷是瞎的!”
“這件事情背後推手是誰,你們心中清楚!如果想借此達成什麼目的,我隻能告訴他們癡心妄想。”
朱高熾越說越氣,憤怒的狠狠拍了幾下桌案。
“謝縉參與其中倒在情理之中,隻是我沒想到你們二人也會參與其中。”
“你們是不是想的太天真了,難不成認為民間出現一些流言蜚語,就可以讓永樂帝屈服?那是做夢!”
“永樂帝這個位置經過數年的血戰,一路殺過來,他可不是建文那種無知小兒,會被你們這些文官任意拿捏!”
“父皇他隻忌憚洪武帝!你們為什麼連這些都看不透。”
朱高熾接下了完善攤丁入畝的任務,那麼一定要有班底協助。
二楊就是最合適的人。
楊榮擅劃能謀,務實斷策。
靖難成功之後,當燕王騎著高頭大馬進入紫禁城的時候,楊榮上前攔住了朱棣。問道:您是直接登基,還是先去孝陵給洪武帝上柱香?隻此一句,讓恍然大悟,也讓‘靖難’顯得合法化;
楊士奇則行事周謹,品性雅潔。
他回家從不談論公事,即使至親也不得聽聞。而且他是一名敢於直言敢諫的官員,靖難結束之後,國家疲憊,他曾多次就減免賦稅、停止大興土木等事宜向朱棣進言,為百姓和國家的利益著想。
隻是他二人平日裡做事都以謹慎著稱,朱高熾搞不明白為何會卷入這一次的士紳與皇權之間的較量。
朱高熾說完這些話,他將楊士奇、楊榮的沉默思考的表情儘收眼底,隨後再次說道:
“說吧,謝縉如何勸說你們與他一起上了這道奏疏?”
見楊士奇繼續沉默,楊榮隻能硬著頭皮開口解釋道:
“為了……為了太子殿下。”
朱高熾懵了,詫異的大聲道:
“什麼叫做為了我?”
楊榮道:“為了太子殿下能夠獲得士紳的支持!”
話說到了這裡,楊世奇眼中閃過一絲掙紮之後,不再沉默,‘撲通’一聲跪倒在地,態度誠懇的說道:
“殿下,如今您雖然坐上了太子之位,可是皇帝卻多次在公開場合偏愛漢王。尤其在上一次國宴之中,漢王的英勇表現不僅使皇帝龍顏大悅,那些國外使臣討論的時候,更是直言漢王才是大明未來的太子。”
“這些在皇帝還是燕王的時候,就已經存在,不算什麼。可是前段時間,不知漢王怎麼想的,竟然搞出一個‘永樂公司’,臨近中元節,已經抓捕了士紳文官不下百十來人,這完全就是奔著太子爺您來的啊。”
“麵對漢王的進攻,我們這些文官使勁的上奏疏,想要讓皇帝好好的懲治一下囂張的漢王,可是皇帝就一個態度,假裝看不見。”
楊士奇說到此處,聲情並茂,一副憂國憂民的語調繼續說道:
“這般情景,恰似當年唐太宗看著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之間的爭鬥,當著全天下的麵,偏袒魏王李泰,賞賜超過太子,使得李泰野心膨脹,暗中覬覦太子之位。李承乾深感威脅,情急之下被迫走上了謀反的道路,卻以失敗被廢而告終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如今,永樂帝對漢王的偏袒,與當年唐太宗如出一轍,看著漢王肆意削弱太子爺您的力量,朝堂眾人心中都憂心忡忡,曆史的悲劇不能重演!”
“殿下,如果將來您能夠順利登基,保佑天下萬民,真的到了那個時候,我二人願意自裁謝罪!”
楊榮詫異的看了一眼楊世奇,隨即也附和起來。
朱高熾聽後當即咬字清晰的問道:
“所以你們就聯合了士紳階級一起,發動了這一次的輿論攻勢,並且在關鍵的時候幫助士紳脅迫皇帝!”
朱高熾沒想到在大明聰慧名單可排進榜單之人,思想竟如此狹隘。
路完全錯了。
他朱高熾不是李承乾,朱棣更加不是李世民。
朱棣本身因是奪取建文的皇位,所以心中極其害怕這樣的事情在大明重演。
擔心朱棣後世之人,手中再次沾染上老朱家人的血!
所以,他這個太子應該做的就是證明自己能力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