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爭奪皇位上,終究會離皇位越來越遠。
楊榮在一旁應道:
“太子爺,這也是無奈之舉,如今文官集團因永樂公司一事,已經對太子爺心中多少產生些許間隙。”
“如果不經過這些文官背後的士紳調節,那麼對於我們的力量削弱實在難以想象!”
朝廷中文官,心中差不多都對朱高熾有好感。
畢竟朱高煦那一副莽夫樣子,文官真喜歡不來。
可是在這些文官出事的時候,由於出手對象是漢王,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太子殿下出來主持大局。
為文官討回公道。
但最終結果讓文官很失望,朱高熾在這個過程中隻是象征性的上了幾份奏疏。
結局也是顯而易見的毫無效果。
這樣的結果讓這些文官集團很慌張。
畢竟自家老大不擋事了,那他們這些小弟還會有未來嗎?
所以之前大部分站隊朱高熾的官員,已經開始選擇中立。
兩頭都不得罪。
大不了不爭這個從龍之功,不受波及就行。
這樣一來卻讓楊士奇、楊榮心中慌了起來,畢竟他們可都是太子府上的官員,鐵鐵的太子黨,已經與太子達成了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的地步。
朱高熾在這段時間裡,表現的一點也不著急。
可他們二人不行,就在這個時候,謝縉帶著士紳階級的‘誠意’過來了。
說隻要能夠幫助士紳完成這一次蘇、鬆、嘉、湖四地的賦稅減免,那麼江浙那一片地區的所有士紳,會帶著大明幾乎全部讀書人以太子殿下馬首是瞻。
這樣的助力下,太子才能穩穩與漢王抗衡中占據上風;在這樣的底蘊下,才能保住太子之位。
“糊塗!愚蠢!”朱高熾怒道。
隨後他搖了搖頭,真想不到這兩小子打著為自己好的名義,去聽信謝縉的言論。
可是朱高熾感覺他們二人並不糊塗,至少沒有到那種不可救藥的地步。
還好在萌芽階段被發現了。
要不然自己可真就要被坑慘了!
至於永樂公司一事,朱棣當然給他已經通過氣了,說白了就是以京師之地作為試點,打造好一副良好的經商環境。
當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對商賈征收商稅。
前提則要給商賈保障。
至於那些被抓的官員,在朱高熾看來完全就是咎由自取。
在漢王這樣嚴打下,依舊選擇吃拿卡要,欺壓商賈起來無所顧忌,如果不嚴厲,那麼這股風氣治不好。
朱高熾站起身來,緩緩走到二楊跟前,開口道:
“洪武帝時期僅僅一個胡惟庸案就誅殺了三萬多人,這件事情還不夠深刻嗎?”
“我知道目前父皇還沒有表現出這樣狠辣,那是因為靖難之初朝政不穩,所以他忍了幾年。”
“可是目前大明經過幾年的恢複,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,在這樣情況下,他殺起官員來,你認為會有所顧忌嗎?”
“方孝孺、齊泰、黃子澄墳頭草都那麼老高了,怎麼,你們也想要去陪他?”
此話一出,二楊頓時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。
按照朱高熾話語中的意思,朱棣接下來好像要對待士紳與這一次上奏疏的文官有大動作。
而這個大動作很有可能就是:
大殺特殺!
朱高熾不可能在這樣的事情上開玩笑。
果然建文一朝那樣的快樂時光,終究隻是過去式,不會再有了。
建文帝朱允炆非常寵愛文官集團與他們背後的士紳階級,甚至為此特意對江南士紳集中的地方,采取了相對寬鬆的稅收政策。
而朱棣上位之後,憑借手中的東廠等特務機構,對包括士紳在內的整個朝中官員進行監視威懾。
這種高壓的監視手段,士紳們可謂苦不堪言。
而目前朝中士紳的去向,大部分都進入到編纂《永樂大典》這樣的大型工程中去,在朝中很難撈取實權。
唉!
建文這麼好的皇帝,怎麼就打不贏他叔叔呢!
可如今也隻能向前看,難不成真的下去陪方孝孺、齊泰、黃子澄不成!
楊榮跪在地上,忍不住直起了身子供手低聲道:
“太子爺,可否明示?”
楊士奇見狀也直起來身子,想要看看這位永樂帝到底如何對抗士紳。
隻有知道了朱棣的態度,才會進行接下來的選擇。
朱高熾歎了一口氣,也罷。
就讓你們感受一下來自朱瞻基老師帶來的小小震撼!
至於你們二人聽後是死是活,全憑悟性。
於是,
朱高熾將陳羽口中的攤丁入畝,士紳一體當差、一體納糧,陳述了一遍。
話落,
楊士奇與楊榮對視了一眼,眼中皆是震撼!
在他們看來朱棣直接跳過了士紳的訴求,選擇硬剛。
楊榮沉吟了片刻之後,試探性的說道:
“這樣來說的話,那豈不是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幾年的特權儘數消散,最後還要去服徭役?”
“這……這簡直就是……有辱斯文!”
喜歡大明: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:()大明: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