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羽點了點頭,“不錯,這需要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,所以海戰開疆拓土很難。”
為何一個國家開疆拓土的時候,往往想著周邊國家侵占?
那是因為相鄰國家的文化與思想,因長時間接觸,有著一定的兼並性,融合起來也比較容易。
但若侵占一個不相鄰被切割的國家,因文化幾乎沒有重合。所以想要占領幾乎不可能。
除非大規模屠殺原住民。
然後將原本國家上的百姓,大批量遷移,才有可能實現占領。
顧成問道:“陳掌櫃,華夏這片土地內部沒有遭遇地理分割,所以形成了一個大一統國家。但南洋許多國家也相鄰,為何沒能統一?”
陳羽笑著說道:“這是國家層麵所形成的‘馬太效應’。”
“馬太效應理解起來很簡單,就是強者愈強、弱者愈弱的現象,放在階層上適用,放在國家層麵同樣適用。”
“拿華夏戰國時期舉例。戰亂數百年,誰也不能吞並誰,但秦通過變法,使得基本盤相較於六國更加夯實;又通過遠交進攻的方式,不斷蠶食六國。”
“隨著秦的不斷蠶食,資源、機會等優勢的優勢不斷積累,變得越來越好,越來越多;而反應過來的六國,看此也想要效仿秦變法,有幾國變法效果確實不錯,但起步晚,麵臨資源減少、競爭加劇等情況,發展就會受到限製,處境反而越來越不利,呈現“越吃越差”的狀態。”
“而這就是大明周遭國家,哪怕沒有被地理切割,也沒有統一反而長時間處於戰爭狀態的原因!”
朱棣清了清嗓子,感覺有點尷尬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哪裡還聽不明白,這是說大明在其中充當‘攪屎棍子’,所以周遭國家根本不可能統一。
事實也確實如此。
大明周遭什麼樣的鄰居是好鄰居?
弱小的鄰居!
這也是為什麼南洋小國遭遇滅國之戰時,大明出兵幫其平叛的原由。
難道真因為一個名義上的認老大就幫你?
太天真了!
相較於南洋統一成一個國家,還是分裂成一個一個小國,更讓大明放心的了。
朱棣來年開春征伐漠北本質上也是這樣的道理。
草原人那居無定所的特點,想要剿滅很困難。甚至出兵也很有可能吃力不討好,收獲不大。
但漠北有三大勢力,其中的韃靼隱隱有了一v二的實力。
這還得了!
韃靼要是統一草原,大明邊疆所遭遇的壓力,可想而知。
所以大明必須出兵,對其進行削弱,使得草原呈現三分天下。
而這就是大明對周遭勢力的馬太效應。
除非大明內亂,國力削弱,否則周遭國家就不可能有崛起的機會!
要知道歐洲也出現過拿破侖這樣的天選之人,可歐洲千百年來依舊分裂,為何?
無非也有一個攪屎棍——約翰牛!
約翰牛實力可不弱,他在歐洲相當於亞洲的大明。
再加上約翰牛是一個島國,地理切割過於明顯,所以彆國很難占領它,它在歐洲的開疆拓土也幾乎沒有可能,隻能玩平衡。
陳羽見二人沒有異議,於是繼續問道:
“何為華夏文明?”
這個問題,朱棣與顧成對視一眼,都是滿臉的疑惑。
何為華夏文明?
你娘為什麼是你娘?
喜歡大明: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:()大明: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