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調查組領旨後,經過數日的複核,認為整個會試、殿試的工作流程沒什麼問題。諸如糊名、謄抄,都很規範。
可在增錄北方士子入仕的問題上,張信等人卻堅持維持原取。
理由是北方士子的答卷,文理不佳,且有犯禁忌之語。
為了讓朱元璋相信北方士子都是垃圾,劉三吾還抽樣上呈了一些試卷。
不出意外,結論出來,再次引起各界嘩然。
落榜的北方士子不認可調查結果,朝中的北方籍官員亦是紛紛抨擊,要求再次選派得力官員對考卷進行重新複核。
朱元璋麵對這樣的局麵大怒,將張信淩遲處死。
這位新科狀元從龍標奪歸,到人頭落地,也就相隔一個多月。
調查組的其餘諸人,也大多被發配流放,隻有侍講戴彝和新科榜眼尹昌隆免罪。
陳羽問道:“為什麼調查組中有的失去了性命,有的慘遭流放,而有的安然無恙?”
朱棣思索片刻之後,搖了搖頭,他怎麼知道自己老爹當年是怎麼想的?
陳羽解釋道:
“原因很簡單。洪武帝讓新科狀元張信等進入調查小組,即表明他認可新科進士們的才華。但張信他們卻犯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。那就是既然皇帝已經發話,要求增補幾個北方學子,官員照辦就是。”
“大明朝堂,還安排不了幾十個人的工作崗位?同朝為官,你好,我好,大家才能好嘛。並且補錄考官也是考官,與新晉進士乃師生關係。洪武帝顯然有意引導南北方的讀書人多親多近。”
“榜眼尹昌隆理解了洪武帝的意思,所以不受牽連。而調查組的其他人,卻不能體會洪武帝的用心良苦,頂著不辦。”
“這是幾個意思?難道是暗諷大明洪武皇帝勵精圖治三十年,北方還越來越差了?”
朱棣猛的一拍巴掌,恍然道:
“陳兄弟,我懂了,你是說在恩科中暗箱操作!”
陳羽聽著這番無恥的話語,頓時白了老朱一眼。
“老朱,你這說的就有些陰謀論了,什麼叫做暗箱操作?”
“我是為了告訴你通過洪武時期的南北榜案,可以知道恩科選拔人才的宗旨,是皇帝為了能夠擁有足夠的人才治理國家。”
“既然如此,那恩科就是政治。既然是政治,那恩科就不是一場單純的考試,而是為了達到皇權的某種政治手段,誕生出來的一種選拔人才機製!”
“那我問你,現在你認為是成績重要,還是選拔皇權需要的人才重要?”
話落,
朱棣不由一怔,隨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。
說的好啊!
說的實在太好了!
自己之前對於恩科的看法,好像走入了一個誤區。
不對,是沒有真正理解恩科的本質。
但現在,朱棣對於恩科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。
恩科看似是一場考試,實則並不是完全是一場考試。
反而更像是皇權的一種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