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罷,朱棣轉頭喚道:
“太子,上前取朕手書。待眾人傳閱過後,便知朕為何執意對抗程朱理學,又為何敢言以微乎其微的代價取得勝利!”
朱高熾聞言,愣神幾秒之後身形微頓,掙紮著撐起肥胖的身軀,緩步上前從案頭接過那疊紙張。
隨後在眾人一臉好奇與疑惑的目光,回到座位上快速瀏覽起來。
張紙上麵寫的內容,正是陳羽所講述的恩科要點。
其中包括了幾條好處與針對程朱理學的辦法。
朱高熾這邊拿到幾張紙閱覽之後,臉上的神色由原先的疑惑到慢慢的驚詫,再到最後的渾身震撼,最終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。
仿佛這張紙上麵有什麼了不得的東西。
當然他的這番麵部表情,早就被在場的數位大臣收入眼中。
眾人心中更加好奇心,恨不得自己也快些拿起來,看看這上麵到底寫了什麼東西。
但朱棣就在上麵坐著,他們也不好失了禮節,隻能忍耐。
好在朱高熾看的速度很快,看完之後整個人思考幾秒鐘之後,就將紙張傳遞給了下一個人——夏元吉!
夏原吉看完之後隻感覺頭皮發麻,腦子中有些漿糊,但還是下意識將紙張傳遞下去。
待這幾張紙在群臣手中輪轉一圈,書房內驟然陷入死寂。
眾臣子臉上的表情與心態變化,都與最開始朱高熾的大差不差。
等了好半晌,朱棣見沒有人說話,於是他主動開口提道:
“諸位,朕的計劃你們都看過了,不知看過之後有何想法,認為此計劃是否可行?”
經過短暫沉寂之後,朱高熾率先發言說道:
“陛下聖明。以兒臣之見,此法乃為陽謀,無解的陽謀。”
“隻要恩科正常進行,按照上麵的方式慢慢提高山東士族,那麼不待程朱理學那幫人反應,就可以完成計劃!”
“哪怕等到後來他們反應過來,感覺到局勢不對,可大勢已定。他們也沒了辦法。”
夏原吉看了之後感覺有些不對勁,他遲疑了片刻,還是站出來說道:
“通過恩科,一點點將程朱理學在朝中有影響力的官員稀釋掉,那麼民間程朱理學那幫人再多,也不足為慮了。”
“在這個過程中,不動刀兵就將目的達成,陛下顧全大局的能力非常人所及,臣佩服。”
他這一聲佩服,佩服的不僅僅是永樂帝,還有另外一個人,而另外一個人他心中已然有了猜測。
朱高熾與夏原吉的言論一出,其餘人等全部出言附和。
表達的意思無外乎就是對皇帝的敬佩,與皇帝牛逼。
當然,這一次恭維的確實是發自內心。
他們這些人都未曾發現程朱理學的弊端,但永樂帝卻發現了。
不僅發現了,還提供了完美的解決辦法。
這在他們看來,陛下玩弄政治確實有一套。
同時他們心中對於皇帝的敬畏之心更甚。
但話又說回來,並不是這些臣子想不到程朱理學的弊端,而是根本不會去想。
恰似當年曹操揮師八十萬南下,東吳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都是投降大論調。
可滿朝臣子若歸降,不過換個主公,依舊能穩坐朝堂、安享富貴;但孫權身為帝王,一旦投降,唯有死路一條。
這般關乎王朝存亡、與皇權緊密捆綁的利益抉擇,臣子們總會不自覺地減弱思考。
這幾乎成了古往今來朝堂上,為人臣子難以擺脫的通病。
反觀朱高煦與朱高燧兩人,則是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