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平時,朱棣認為自己這一代,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組織人力物力財力,征伐漠北,將蒙元與草原的勢力,徹底打殘,給後世兒孫帶來最起碼五六十年的和平。
沒了漠北的威脅,後世兒孫哪怕武功不行,隻需專心處理內政做一個守成之君也行。
可現在他感覺有一件事情比征伐漠北更加重要,更加需要儘早解決。
應對小冰河時期!
朱棣明白,有時候鐵桶一塊的防禦,往往破開的方法不是外部,而是內部。當內部出現裂痕的時候,外部隻需要稍加打一圈,鐵桶就裂了!
大明即將麵臨的問題,就是如此。
漠北的那幫蠻子打殘了,滅不掉,那麼在大明被小冰河時期折磨隻剩下一口氣的時候,蠻子南下,就將成為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!
可這種天災,若是像韃靼那樣實實在在的敵人,那麼朱棣餘生立誓做一個封狼居胥的帝王,也要起兵到漠北腹地,將其徹底覆滅。
但這樣的敵人,偏偏是那種看不見摸不著……
朱棣這位自從登基以來就一直雄心勃勃,立誌要做出一番功績證明自己的帝王,此刻在麵對大自然時,也感到了自身的渺小,與莫大的壓力。
正在朱棣一籌莫展之際,他突然看見一副悠閒狀態的陳羽,頓時他雙眸一亮。
他差點忘了,這樣的問題不要說自己了,哪怕是道衍甚至青田先生劉伯溫來了,都不一定見的好使。
但陳兄弟一定有辦法!
畢竟就連化肥這種能夠憑空增加土地肥力的東西,都能夠創造出來。
而小冰河時期來臨,所帶來的危害,也主要體現在農業方麵。
那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理解成,若是大明的糧食產量,在小冰河時期來臨時,依舊能夠保持穩定。
或許,這個自然天氣,哪怕它持續數百年,也不是那麼可怕!
想到這,
朱棣心終於是稍微放寬了些,長長吐出一口濁氣。
唉!
自己作為大明後世之君的‘老祖宗’,可真是為那幫小兔崽子操碎了心!
若是後世之君出現一個像建文那小王八蛋一樣的家夥,可真是愧對自己!
“陳兄弟,不知這小冰河時期,你可有解決辦法?”
陳羽先肯定的點了點頭,隨後才淡淡的說道:
“我接下來會先講述明白氣溫對不同民族的影響,如農耕文明、遊牧民族、半農耕半遊牧,隻有先理清楚了這些,那麼我提出針對小冰河時期的解決辦法,你們才能知其然,也能知其所以然!”
眼前的陳羽並不知道他的藩王供給等政策,已在大明內部推廣並實施。而他在殿試的時候,也沒有打算通過講述藩王弊端來獲得皇帝的青睞。
畢竟看似獲得了皇帝的青睞,但卻在不知不覺間站在了所有藩王的對立麵。
不是他不敢,而是太早了。
在朝中毫無根基,要是真遇到了事,那可真是連一個幫助自己說話的都沒有。
再者,他腦子裡能夠左右大明國運的知識,可不止一個藩王供給。
通過不斷的獻策,從而獲得皇權信任之後,再去做一些事,不僅更加的安全,也會更加的順利。
而這小冰河時期就是其一。
今日給老朱幾個人講講,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讓這三個家夥都聽懂。
畢竟時代不同,人的理解力也不同。
這不是說古時候的人就比後世的人愚笨,而是認知不同會產生代溝。
所以今日的陳羽講解的時候,特彆細膩有耐心。
畢竟對陳羽來說,可是將眼下,當成了兩個月後的模擬考試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