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徭役。
徭役一沒,百姓對於宗族還怕什麼?
朝廷取消徭役,也讓百姓看見了當朝皇帝為百姓敢作為,能作為!
而這次與陳羽談論的一係列政策實施後,他承認自家大哥是曆史上最穩的太子,而自己將成為曆史上最穩的皇帝!
畢竟,
自己可以通過這些政策,不是與士紳等階級捆綁利益,而是與百姓這個階級做利益捆綁。
雖然無論程朱理學是否消亡,民間的話語權都隻會掌握在士紳階級的手中,但朱棣已經毫無懼色了。
刀劍無法征服人心,輿論更加不能,唯一可以征服人心的,就是給到百姓實惠,這便是畏德不畏威!
夏原吉正色道:“建文一朝,文官皆讚揚建文仁政,可如今臣倒覺得,陛下所實施的才是仁政!”
聽著夏原吉這般評價,朱棣一愣,隨後開懷大笑,
“夏原吉,你來酒館幾次,倒跟著陳兄弟學著世故了。”
夏原吉怔了怔,認真的說道:
“陛下仁政落實的對象在民間,在百姓;建文帝仁政落實在士紳,在讀書人;臣認為隻有給百姓實惠的政策,才能稱之為仁政,這是臣的肺腑之言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,京師上下經過了最開始恩科公布的喧囂,如今已重歸平靜。
朝廷整日忙著提前舉行的恩科的相關事宜,當然這一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是大明太子朱高熾;朱棣則召見錦衣衛,開始研究私下裡前往呂宋與天竺兩地,提前搜集些情報,方便接下來大明外海糧倉的建立工作。
至於陳羽,依舊過著他那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,隻不過在此基礎上,多了每日看書的工作。
最近兩天,陳羽除了到酒館坐坐外,還喜歡在京師附近四處轉悠。
這對穿越而來做了數月宅男的陳羽來說,是一件極為不正常的事。
但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。
每天看著恩科所需要的經史子集,整天沉浸在知乎者也的古典經義當中,讓他腦殼昏疼。
唉!
想當年,自己在後世經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時候,那可是起得比雞早、睡的比狗晚,經此努力,這才考上了所謂大學;
大人們常常告誡他,小時候讀書苦些、累些不要怕,將來進入大學就好了。
可真當他進入大學之後,麵對學曆貶值,又迷茫了,於是考上了研究生。
研究生畢業,整個人不僅是迷茫,而是迷茫中帶著些許的崩潰。
他發現曆史係的高材生特麼根本不好就業。
在生活中處處碰壁的情況下,他穿越來到了大明。
來了之後,曆經數月的時間,陳羽再次麵對學習,不知為何,心生抗拒。
好在這些內容自己大多都已掌握,這也算是變相應了後世那句話:
將來的你,一定會感謝現在拚命的自己!
雖然地基牢固,可陳羽還是堅持每天學習一個小時,哪怕看不進去,也會強迫學習。
這叫溫習,也叫穩妥。
否則,若是沒考上,吭哧吭哧的兩個月學習不又白費了?
不劃算!
這樣的舉措剛開始還行,可過了幾天,陳羽就感覺心情鬱悶,發現時不時離開酒館出去走走,散散心,反而有助於心情舒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