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瞬間明白,這哪裡是棉被、羊肉管夠,而是有人在暗中照顧自己!
怪不得,
這一場恩科考生不下數千,若朝廷每一項都按照自己的標準對考生進行照顧,這將是一筆無比龐大的開支。
陳羽想了半天,也想不明白為何主考官要照顧自己。
主考官的名字,在開考的時候都會說明,所以陳羽知道這是楊榮在暗中給予自己方便。
楊榮這個名字,陳羽可太清楚了。
大明後期,鼎鼎有名的三楊之一!
隻不過,現在看來還隻是一個小卡拉咪!
陳羽在腦海中搜索了半天,也沒有搜索到與楊榮有絲毫交集的記憶。
旋即,
陳羽隻能將此歸納為了自己長的帥!然後這位主考官對自己很欣賞。
這個想法出現沒多久,他就不受控製的打了一個冷顫。
同性之間因顏值給予方便,這特麼光是想想就很危險!
陳羽依稀記得楊榮曾在一旁看過自己答卷,還駐足了好一會。
他點了點頭,心中了然。
這是被自己的才華所征服,想要提前投資啊!
不愧是未來的三楊,識貨!
思緒紛亂中,陳羽進入了夢鄉,準備第二天以繼續保持飽滿的狀態答題。
………………
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,這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種體現。
恩科考試的時間雖然有幾天的時間,可真正步入考場你就會發現,其實很短暫。
轉眼之前,已經到了恩科的最後一天。
中間陸陸續續有考生因難度問題陸陸續續選擇了中途棄考。
而陳羽也來到了最後一個科目,策論!
至於其他的科目,陳羽已經全部擺平,做完這道題就可以收工了。
畢竟,恩科允許提前交卷。
今日考策論。
陳羽將試卷拿到手之後,已經保持著原來的習慣,瀏覽一圈之後,他發現這些題目並不是那種純理論題,而是更加偏向於公務員考試。
也就是說,恩科本質上還出選拔行考試,不是你將經史子集背的滾瓜爛熟就可以高中的,若是沒有一定的政治見解,恐怕連一個秀才都考不上!
就拿第一道題來說:
“武王纘太王、王季、文王之緒!”
這句話出自於《中庸》,大意為周武王繼承了祖先三代之誌,終於取得了天下。
對此你怎麼看?
單單這一道題,陳羽就已經感覺古代恩科的難度撲麵而來,也明白了範進中舉為何會瘋癲!
簡簡單單的一道題目,意有所指,自帶陷阱!
周文王是聖人,周武王是明君。而這個題目,仿佛說周武王一家四代人,前赴後繼,就是為了“篡取天下”。
實際上這就是出題人的陷阱,故意斷章取義。
若是理解偏差,將周文周武父子寫成了司馬懿父子者……
落榜!
所以不能光背,還要知曉其中的意思。
說白了,大明不需要隻會死記硬背的官員!
但陳羽認為這還不夠,除了知道題目本意外,你還要知道時政。
這道題出自於靖難之後的第一場恩科當中,這之前可是大明燕王朱棣造反,奪了侄子的皇位。
朱棣想要的是什麼?
是坐皇位的合理性!
所以你要明著寫文王武王,暗著卻要映射朱棣。你要證明周武王取得天下的合法性,還要證明周武王繼承周文王的正確性。
不知道時政,不能揣度統治者需求者……